粮食作物|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经常失眠的人,为什么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 四 )


很多学中医的人都拿《黄帝内经》当教材 , 其实 , 《黄帝内经》不是单纯的中医教材 , 其中具体的诊疗技法是有限的 , 却涉及了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 , 类似于中医里的“宪法” , 比如《黄帝内经》就讲到了虫子 , 而且将虫分为五类 , 毛虫、羽虫、倮虫、介虫、鳞虫 , 分别属于木、火、土、金、水 。 人是倮虫 , 倮虫属土 , 作为一个属土的生物 , 人是一种适合黄色的虫子 。
这就意味着 , 无论是什么样的治疗 , 都应该从土着手 , 比如从土中求金、求水、求火、求木 , 土是其他4种元素的基础 ,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 属于土的脾胃才被给予了“后天之本”这么高的“职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 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 , 才编写了《脾胃论》 , 从脾胃里找众多疾病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 张仲景的《伤寒论》 , 虽然不是以脾胃为主导的 , 但他的《伤寒论》中有112个方子 , 用药不过百味 , 常用的更是只有几十种 , 但甘草一味却在70张方子中都用到了 , 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 。
很多人以为药方中用甘草只是调和药性 , 其实 , 甘草的更大价值是补脾 , 因为甘草是黄色的 , 味甘 , 黄颜色和甜味都是入脾经的 , 每个方子都用上入脾经的甘草 , 就是为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忘保护脾胃 , 可见中医对脾胃之重视 。
《黄帝内经》对食物的评价是把粮食排在第一的 , 所谓“五谷为养” 。 而五谷中 , 小米是黄色的 , 是入脾经的 , 放在第一位也是强调脾胃的重要 , 脾胃不好以及由于脾胃不好而气血不足的人 , 应该长期吃小米 。
种过小米的人都知道 , 小米产量小 , 而且很消耗土地 , 种几年就能使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 , 可见小米对土壤中营养“掠夺”得多彻底 , 它占据的营养有多丰富!这也是为什么小米一直是中国人补虚时的首选 , 因为它最大程度地吸收了土壤里的精华 。
小米是黄色的 , 枣肉也是黄色的 , 都入脾经 , 用它们熬的粥以前是专门给虚弱的产妇喝的 , 因为分娩之后人会气血双虚 。 对虽然不是产妇 , 但常年面色发黄 , 没有光泽的现代人来说 , 她们的身体状况和产妇大同小异 , 都是气血双虚 ,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 要想身体好 , 首先要把脾气补上去 。 因为中医说的脾是主运化的 , 所谓运化 , 就是将食物中的营养吸收 , 并且运送到周身 , 其中也包括运送到皮肤 。 如果脾气虚 , 首先是无法吸收 , 其次是无法将本来就吸收得不多的营养输送出去 。 所以 , 我们经常见到怎么吃都不胖 , 或者怎么用补品脸色也不好的人 , 都是因为脾气这个环节太薄弱了 。 这种人重的要通过中药健脾调理 , 轻的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 以红枣小米粥为主食 , 因为粥这种饮食形式是最有益于脾气的 。 中医在讲述各种虚症的时候有个食疗建议 , 叫“糜粥调养” , 就是用软糯的稀粥调养身体很虚弱、脾气很虚弱的慢性病人 , 这个作用是缓慢而稳健的 。
很多脾虚的人急于改善体质 , 吃各种补药 , 但很快自己得出结论:“虚不受补” 。 不是吃了消化不了 , 就是虚的问题毫不见效 , 就是因为脾气这个运输中枢没周转起来 , 没调度好 , 路没修好 , 车多就会堵 , 欲速不达 。 而小米、大枣以及这类补脾药熬的粥 , 对脾气的补养采取缓慢柔和的过程 , 就不会产生虚不受补的问题 。
02居
《黄帝内经》云:“北方者 , 风寒冰冽 ,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 藏寒生满病;南方者 , 天地所长养 , 阳之所盛处也 , 其民嗜酸 , 其病挛痹 。 ”意思是 , 居住环境不同 , 人们的生活习惯住在北方的人 , 五脏受到寒气侵袭 。 随着年纪渐长 , 体内阳气不足以抵御寒气 , 便会形成以脾胃虚寒为代表的脘腹胀满、以肾阳虚为代表的水肿病 。 住在南方的人 , 常年湿热伤其筋骨 , 症状则表现为筋脉痉挛 , 肢体麻木疼痛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湿 。 与此同时 , 各地居民也逐渐形成了与之相对的生活习惯:如南方人嗜酸辣 , 因辣能除湿、酸能解郁 , 从而起到温养筋骨的作用;东北人穿貂皮、睡火炕 , 从根本上拔出寒气 , 强健身体 。 关键就在于 ,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来调节身体 , 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