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菽为豆类的总称
痿病兼见气血厥逆,以足痿弱不收为主证 。 《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 。 ”《类经·刺四支病》:“痿厥者必体废 。 ”
痢疾是指以腹痛、里急后重 , 下痢赤白脓血为特征的病证 。 痢疾一名 , 见于《济生方》 , 《内经》称“肠澼” 。
《黄帝内经》为什么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 , 揭秘五脏六腑的生命智慧
文章图片
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总纲 , 阴阳思辩
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为什么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
01食
《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 , 肠胃乃伤 。 ”美食当前 , 很少有人能保持自制力 。 然而暴饮暴食 , 会给肠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 除了暴饮暴食外 , 饮食不当也是疾病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
《黄帝内经》指出:“高梁之变 , 足生大丁” , “因而饱食 , 筋脉横解 , 肠薄为痔” 。 吃得太肥腻 , 足底容易生疮;饱食过当 , 不仅损伤筋脉 , 还会使肠壁超薄 , 形成痔疮 。
《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 气味和而服之 , 以补益精气 。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 , 纠正脏腑阴阳之偏 , 防治疾病 , 延年益寿 。 三餐均衡搭配 , 荤素要吃、杂粮也要吃 。 当然 , 也要注意节制 , 切莫大鱼大肉、高盐高油 。
《黄帝内经》为什么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
过去形容一个人脸色难看 , 经常说是“满脸菜色” , 这种人的皮肤显得很暗黄 , 甚至发绿 , 没有光泽 。 因为那个时候粮食匮乏 , 很多人是用“瓜菜”代替粮食 。 现在粮食虽然不匮乏 , 但很多人觉得粮食不过是热量的补充 , 肉、蛋、奶之类美味的食物不也能提供热量吗?那就以肉、蔬菜代粮食好了 , 但是 , 不吃粮食其实是犯了中医养生大忌 。
《黄帝内经》在谈到饮食养生时 , 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 , 因为五谷是入脾经的 , 而脾是“后天之本” 。 之所以把脾提到如此高的地位 , 是因为对国人来说 , 脾气是中国人或者说黄种人这个人种的薄弱环节 。 为此 , 粥才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中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 , 因为粥的温软细烂 , 更便于并不强壮的国人脾胃吸收营养 , 凡此种种都显示一个道理:疾病是最容易从脾胃这个薄弱环节打开缺口的 。 更重要的是 , 中国人最容易虚的脾 , 还有一个功能 , 中医之脾还包含了另一层含义 , 是人体内的“审计署”、“纪检委” , 可以监视伺机而动的病毒细菌乃至肿瘤细胞 , 像西医说的免疫系统 。
败血病就是细菌感染没有控制好引起的全身性感染 , 属于严重感染的一种 , 这个病名我们只在白求恩事迹中听说过 。 后来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医疗水平的发达 , 至少在大城市 , 这种病已经很少见了 。
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 , 脾气足的人肌肉会有弹性 , 会丰满 , 相反地 , 脾气虚的人往往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 而肌肉在短期内骤减 , 直接伤害的就是主管肌肉的脾气 , 也就是说 , 如果脾虚到了极致 , 这个“后天之本”的损伤等于身体里的“审计署”不干活了 , 失职了 , 导致他缺乏对细菌的识别力和抵抗力 , 才会导致败血症这种感染的燎原之势 。
通过不吃粮食而达到减肥的人 , 其实也就是在人为地制造脾虚 , 虽然未必能招致“败血病” , 但脾气虚早晚要成事实 , 首先表现在皮肤上的就是气色很差、没有光泽 。 皮肤可以通过化妆品的粉饰而变得细腻 , 但健康的光泽是化不出来的 , 所以人会显得很僵硬、死板 , 没有生气 。 由此可见 , 要想获得真实生动的好皮肤 , 气色很重要 。 所谓气色 , 就是能透过化妆品表现在外的健康光泽 , 气色是由脾气决定的 , 而粮食是对脾气最好的补益 。
- 扮演“关羽”的四位明星,图四是真“关羽”,其他都在毁经典
- 现在的气温还是很低,孩子多吃经典菜,暖身暖胃,吃了身体更好
- 生病|孩子青春期挑食不爱吃饭隔三差五生病,多吃经典菜,美味营养下饭
- 今天周六天气回温孩子晒太阳发育迅速,多吃经典菜,补钙强身
- 榴莲班戟--经典港式甜品
- 周六好天气适合孩子晒太阳发育,多吃经典菜,补钙好吃不长胖
- 今天雨水气温低人们容易感冒,多吃经典菜,营养丰富防止感冒发烧
- 孩子挑食不爱吃米饭抵抗力差,多吃经典主食,健脑益智眼睛亮
- 冬春换季一家人都感冒了,多吃经典菜,开胃下饭增强抵抗力
- 含有|美好的一天从健康早餐开始,孩子多吃经典早餐,营养健康长高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