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
文章图片
随着乡村产业转型发展 , 冰城农产品享誉全国 。
本报采访人员罗彦坤
党的十八大以来 ,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 聚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
据市农业农村局介绍 , 从2012年到2021年 , 哈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204.8亿元 , 2021年绝对量1196亿元 , 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800元增加到2021年的21512元 , 实现了翻一番的历史性跨越 。
这十年 ,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 农产品供给保持充足 , 为我省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作出了省会贡献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3000万亩左右 , 粮食产量稳定在240亿斤以上 , 占全省的16.3% 。 去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253亿斤 , 实现“十八连丰” 。 今年全市落实粮食种植计划3127.1万亩 , 大豆播种面积达到368.8万亩 , 超额完成省定计划目标 , “十九连丰”实现在即 。 生猪产能稳定在320万头以上 。 肉蛋奶产量始终保持在100万吨以上 , 供给充足 。
这十年 , 哈尔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 耕地保护更加有力 ,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任务 。 全面建立“4+2”六级田长责任体系 , 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826万亩 , 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 , 有效保护黑土耕地“大熊猫” 。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996万亩 。 现代农机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 拖拉机拥有量达到33万台 , 大中型配套农具达46.7万台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3% 。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 。 绿色有机认证面积发展到1124万亩 , 供给品质稳步提升 。
这十年 , 哈尔滨乡村产业加快转型发展 , 冰城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 , 农业资源优势得到充分释放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83家 , 产值突破千亿元 ,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4.5% 。 我市九三粮油、东方集团粮油食品、双城雀巢、益海嘉里、正大实业、垦丰种业、五常彩桥米业、龙江烟草共计8家企业入围2021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 尚志市食用菌、宾西雪花肉牛被列为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项目 。
“哈字号”农产品叫响全国 , “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到703.27亿元 , 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第5名 , 连续7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方正、通河和延寿大米异军突起 , 分列全国百强榜第24、25和32位 。
这十年 , 哈尔滨乡村振兴制度机制更加完善 , 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提高 , 农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我市全面建立起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体系、分工协作体系 , 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 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首场战役 , 统筹推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能源、菜园五项革命 , “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储运体系基本建立 , 保洁队伍实现全覆盖 , 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有效治理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
五常市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样板县(市) , 方正县和通河县被授予“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 带动形成了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 。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幅提升 , 乡风文明扎实推进 。 农村居民上学、就医有保障 , 创新就业呈现新气象 , 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
- 产业+民宿 打造乡村振兴大岗样板
- 兰州市安宁区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
-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专项为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在希望的田野上 江西赣州万亩紫山药丰收延伸产业链助农民增收
- 共商中医药创新发展大计 第十届仲景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南南阳开幕
- 河南尉氏:火红小辣椒 致富大产业
- 无级分区助眠床垫 | 摆脱睡眠负债,构建深度睡眠空间
- 小天使控股集团:升级大健康战略,深化产业布局
- 在希望的田野上 | 江西赣州万亩紫山药丰收 延伸产业链助农民增收
- 产业调整兴村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