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关系比登天还难吗?( 二 )


但由于死者家属情绪失控,破门进入手术室,媒体片面进行报道,此事传得沸沸扬扬,事实上,因为当前医患矛盾异常突出,导致医院一死人医护人员就情绪紧张,不敢和死者家属进行深度沟通 。医患关系紧张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 。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是73亿人次,出现医疗矛盾约7万件,相当于门诊量的十万分之一,这说明我们绝大多数的医患双方,还是相互理解、配合的 。但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职业“医闹”,每天收取一定的费用,专门进行非法牟利活动 。
医患矛盾根源:信任的缺失,体制的弊病
电视剧《心术》里有这样的话:“这世界有三种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信任、希望、爱,能看到这三样东西最好的诠释,那就是医院 。”不要说生死相托,如果我们的社会失去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大的背景我们解决不了,但我们作为医患双方其中的一方,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有我们的参与,重要的是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尽善尽美是理想的,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求每个人的工作尽可能少出漏洞,有矛盾尽可能寻求好的方案解决,尽量大事化小,不激化矛盾,就能少出矛盾,减少伤医事件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
医患矛盾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包括我们的体制,相信随着新医改的落实,医患关系会有所改观 。
有人说,教育部门是干10说10,很少有矛盾;而我们卫生部门呢?干10说2,我们都是活雷锋,还矛盾不断 。也许这跟中国医生的工作负荷过重有关,医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与患者交流,这样就会给社会造成不了解,加上不时有媒体不实报道添油加醋,医疗机构给社会的印象由“活菩萨”变成了“大白狼” 。
其实,医生既不是“活菩萨”也不是“大白狼”,医生是一种职业 。加强患者教育,促进医患交流势在必行 。我们不期望完全避免医患矛盾,但至少能增进了解、建立信任、减少矛盾,让正常的医疗行为得到患者应有的支持和配合 。
患者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医患之间的主动沟通与交流,改善患者对于自身健康状况、治疗方式选择以及治疗过程的风险、效果的了解和理解 。鼓励患者参与到医疗服务的决策之中,增加患者遵从医疗计划的可能性,使患者自我照顾的技能最大化,增强患者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提高和推动患者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参与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
在患者教育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作用不是仅仅告知患者医疗有关信息,或者通过反复强调让患者遵从医嘱,而是医务人员通过影响患者的认知和态度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
传统上,医务人员所受到的训练是从患者那里获取病史,完成数据采集工作,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个过程转化成医患双方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情况会变得多么不同 。当然这种交流需要时间,目前医患比例失调,就医人群加大,医生要想做到这一点,还得获得其他正在等候的患者的理解,在等候中要耐心 。下面从医生这一方,说说我们应该做到哪些——
医生告知患者的内容要全面,重点突出
1.患者所患疾病的病情(患者所患疾病的名称、诊断,目前的状况,严重程度) 。
2.准备实施的医疗措施 。
3.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目的、方法及预期效果,实施这些可能到来的医疗风险,潜在危险 。
4.可采取的替代方案 。
5.当时的医疗水平 。
6.医疗过程产生的费用、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器械的效果和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