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已然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慢性病?那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得的吧!”采访人员在随机采访中发现,一提起慢性病,很多市民都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而事实真的如大家所想那样吗?采访人员在走访我市某大型三甲医院时看到,在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相关诊室候诊或就诊的患者中,出现了许多年轻人甚至是青少年的身影。
“很多慢性病是先天性的,后天的很多因素也能够很快导致慢性病的出现。”该医院的一位大夫这样告诉采访人员,年轻患者的增多,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出现,使慢性病低龄化的趋势更加不容小觑。
综合而言,目前慢性病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对于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来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多使用煎炸炒等烹调方式,食材种类较为单一且不够新鲜,食物中往往加入很多油、盐或糖;二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大量吸烟和饮酒,以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长此以往损害了身体健康;三是缺乏足够的运动,体力活动不足带来的超重、肥胖、血脂异常是多种慢性病的形成原因。
与成人相同,膳食不均衡、久坐不运动等不良行为习惯,都是引发青少年慢性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够,加上父母的溺爱,青少年大量摄入高脂肪含量、高胆固醇、高含糖量的食品,再加上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小胖墩”越来越多,造成慢性病患儿的数量也日益增多。
文章插图
从思想认识上重视,从生活方式上矫正,保持合理膳食,养成运动习惯,才能有效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专家认为,预防和缓解慢性病的最好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首先要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坚持食物多样的原则,维持健康体重,多吃蔬菜、奶类和大豆,少盐少油;其次要作息规律,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最大限度降低烟酒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再次要锻炼身体,动静结合,走出“舒适圈”,拥抱大自然,在运动中舒展身心,提高身体免疫力和综合素质。
如何做好慢性病健康管理,既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是长期以来医疗服务的重点难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可穿戴设备、慢性病管理APP、在线医疗等互联网工具和技术的兴起,慢性病健康管理从线下发展到线上,催生出许多新业态、新模式,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便利,也进一步促进了慢性病健康管理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