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后的“缘分”续写,15名医生奋战18小时帮男子重获新生( 三 )


“正是大家齐心协力 , 密切配合 , 才能顺利啃下这块硬骨头 。 ”回想手术的全过程 , 杨牟主任十分感慨 。 一张不经意间拍下的照片记录下了这份不易 , 手术室的墙角 , 一名医生躺在手术衣拼成的简易“床单”上短暂休息 , 戴着口罩的脸上的疲累尽显 , 这个场景让患者家属忍不住泪目 。
13年后的“缘分”续写,15名医生奋战18小时帮男子重获新生
文章图片
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团队
长达35天的精心守护——
事无巨细的照料和多学科团队护航让男子重获新生
“这样的手术没有团队的力量是完不成的 , 是毓璜顶医院强大的平台和多学科通力协作给了我们信心和底气 。 ”杨牟主任感慨地说 。
他给采访人员分享了几个细节 。 术中不仅血管外科15名医生连续奋战了18小时 , 同时为患者保驾护航的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团队 。 器械护士吕恒远连续工作十八个小时 , 不吃不喝 , 不喊苦不叫累 , 自始至终动作敏捷 , 面带笑容 , 给了医生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 巡回护士郭小燕连续奋战12小时 , 因太过劳累引发偏头疼 , 但为了不因换人带来的差错风险 , 始终克服身体的不适坚守在手术室内 。 而正是麻醉科李明川医生及其团队的专业与负责 , 才能保证手术平稳进行 。
其实 , 手术顺利完成只成功了一半 , 帮患者度过后续的“关卡”直至其完全康复才算真正的大功告成 。
而大手术的术后管理尤其重要 , 涉及感染、营养、内环境的处理等诸多方面 , 这个时候需要医护人员真正扑上前、钻进去 , 仔细探寻患者每一处细微变化 , 并从中抽丝剥茧的找出原因 , 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 。
杨牟主任说 , 多亏了重症监护室、心内科、呼吸内科、营养科、感染性疾病科、康复医学科、胸外科、心外科、胃肠、泌尿外科科等兄弟科室的共同努力 , 大家各自发挥所长给予综合的治疗方案 , 才能将患者从术后多脏器功能不全和胃肠功能紊乱的“紧急关头”拉回 。
为了保障李奇的生命安全 , 血管外科医护团队也没有片刻松懈 。 术后是否并发脊髓缺血截瘫?是否并发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导致脏器缺血损害?或吻合口哆裂出血导致休克死亡?这些并发症任何一个发生都会导致手术的最终失败!所以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 , 管床医生车海杰副主任、刘国龙、于本翔、王程杰每天2-3次到监护室查房 , 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并汇报给杨牟主任 , 给予相应处理 。 5天后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 , 车海杰副主任医疗组立即成立了特护小组 , 刘国龙、于本翔、王程杰三人轮流24小时看护病人 , 连续半个多月密切关注着患者的情况 , “死盯”术后恢复的每一处“蛛丝马迹” 。
护理团队也及时跟进 。 血管外科于英护士长成立了护理特护小组 , 在基础性护理和专科护理之外 , 还为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 , 每4小时主动与医生沟通患者的情况 , 并主动做好患者的治疗、配合和心理疏导 。
人性化关怀与照顾无处不在 。 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 , 在科室床位非常紧张的情况下 , 医护人员仍倒出一张床来方便家属晚上休息 。 医护人员的轮班“陪聊”也让李奇有了更多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 。 转入普通病房之初 , 他很长时间都不敢睁眼 , 手术留下的心理创伤和恐惧也让他无法正常入睡 , 但这些都随着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得到改善 。 从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到有了接下来生活的打算和安排 , 如今病情稳定的李奇也会主动与医护人员分享孩子的点滴 , 脸上的笑容也跟着多了起来 。
值得欣慰的是这种大型手术容易并发的严重并发症 , 例如致命致残大出血、重症感染、胃瘫、下肢瘫痪、血栓塞疾病、器官衰竭等 , 经过手术前充分的准备 , 每位术者精准的手术 , 术后医护多学科团队全程细心的看护调理 , 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 , 成功的避免了以上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