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猴贵”迎剧终,FDA不再强制动物实验?

作者:新康界
近日 ,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代化法案(FDAModernizationAct2.0)的消息在医药业界发酵 , 问题直指目前新药研发的临床前所做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 加之灵长类动物模型价格近年涨势不减 , 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思考 。
01天价的猴哥会凉吗?
该FDA现代化法案2.0被国内部分出处解读成“取消对新药进行动物试验的联邦授权”(终止动物实验) , 可能在未来几年大幅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 。
后来 , 经专业人士翻译 , 法案的原文合理翻译实际上是解除了动物实验强制令 , 而是将动物实验改成“非临床测试和试验”进行替代 , 非临床实验包括:可以是细胞实验、生化实验 , 也可以是动物实验 。
所以 , 动物实验也不可能被“一夜终止” , 动物实验在新药开发被用于安全性评价(毒理、安全性测试) , 在没有找到100%完全替代方法的前提下 , 灵长类动物作为最合适&优质的实验模型仍然是紧缺资源(最终要运用到人体临床试验 , 不进行动物实验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 所以 , 这一法案更像是美国工业界、动保组织、政府多方面博弈之后取得的平衡结果 。
从利益链条的角度分析 , 价格大量使用动物进行试验除了引起动物保护组织人士的反对 , 但快速上涨的猴价也对美国药企和研究机构不利 。
创新药“猴贵”迎剧终,FDA不再强制动物实验?
文章图片
美国是全球实验猴使用数量最多的国家 , 2008年起每年的使用量稳定在7万头左右 。 据美国农业部的实验猴使用数量报告显示:2018-2019年 , 美国实验猴使用数量分别是70797只和68257只 。 在美国所消耗的实验猴中 , 有约一半是通过进口获得 , 其中60%的进口量来自于中国 。
新冠疫情暴发 , 我国关闭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进出口通道 。 据实验动物那些事儿统计 , 2018年美国从东南亚进口的实验猴数量约6000只 , 但2021年 , 这个数字已超过两万只 。 2019年到2021年 , 美国从东南亚进口了超过4.5万只食蟹猴 。
前阵子 , 我国进口灵长类动物的政策有所松动 , 但考虑到东南亚尽管食蟹猴数量较大(人工养殖量较少 , 很多以野捕为主) , 质量普遍较差(携带结核、SRV病毒、疟疾等病毒) , 未来国内仍然以进口优质母猴为主(猴子长繁育周期 , 短期内进口母猴无法影响供给格局) 。
针对市场提到“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康龙化成高价收购灵长类动物产能 , 形成利空”得观点 , 我们认为中短期内不具备可论证性 。
02不再强制动物实验?
在FDAmodernizationACT2.0之外 , 美国还通过了另一项法案 , 生物类似药不再强制动物实验 。
生物类似药免除动物实验 , FDA并非没有先例 。
2017年11月29日 , 特瑞思药业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TRS003) , FDA专家对产品质量予以高度评价 , 一致认为TRS003和原研产品高度类似 , 免去了临床前的动物实验FDA允许其跳过常规的生物类似药初期专家咨询会 , 直接进入简略临床研究(即完成9个月的I/III期临床试验 , 就可提出上市申请) 。
生物类似药 , 一定需要动物实验吗?这里不得不提到化学仿制药与生物类似药的区别 , 从结构、合成方式、FDA批准三个维度进行比较:
●结构:化学仿制药结构等同于原研药 , 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结构高度相似 , 主氨基酸序列相同 , 但结构仍有微小不同;
●合成方式:仿制药化学生产过程与原研药相同 , 而生物类似药的生产过原研药 , 因为原研生物药的生产过程受专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