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文章图片
西瓜解渴 。
文章图片
放歌消夏 。
文章图片
黄绵杏熟了 。
暑 , 炎热也 。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 月初为小 , 月中为大 , 故有小暑、大暑之分 。
7月7日10点37分49秒 , 农历壬寅年六月九号 , 将迎来小暑节气 。 随着小暑的到来 , 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
如何安然度过盛夏酷暑?
古人发明了二十四节气 , 自有其消夏避暑妙招 , 千百年来 , 流传下了吃暑羊、食新、封斋、吃伏面、吃鸡蛋、吃藕、市冰、斗画眉等习俗 , 可谓花样繁多 , 乐趣横生 。
心情舒畅 , 热而不觉 , 凉意沁心 , 暑气自消 。
让我们循着古人的足迹 , 寻找清凉度夏之方 。
小暑之夏收:龙嘴夺食争分夺秒
古人将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分为三候 , 每候五天 , 每个节气共计15天 。
小暑从7月7日开始至7月22日结束 , 它的三候为:一候温风至 , 二候蟋蟀居宇 , 三候鹰始鸷 , 形象地说明了小暑时节 , 一日热似一日 , 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 , 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 , 蟋蟀离开了田野 , 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因地面气温太高 , 老鹰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
小暑过完 , 7月23日迎来大暑 , 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 民间将此形容为“小暑大暑 , 上蒸下煮” 。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 , 至8月24日结束 , 整40天 , 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 。 小暑时节 , 正是初伏 。
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李永安说 , 每年的小暑、大暑对应在了阴历的五月、六月间 。 五月、六月赤日炎炎炙烤大地 , 如果缺少雨水 , 禾苗会干枯 , 土地焦黄 , 用万恶来形容这段天气一点都不为过 , 古人因此称五月为恶月、六月为焦月 。
在内蒙古托克托县 , 有句民谚:“大暑小暑 , 淹死老鼠” , 表明这两个节令正是一年中的雨季 。
“民谚道‘小麦成熟一晌午’ , 有毒辣的太阳晒着 , 小麦一中午就会变黄 , 繁忙紧张的夏收也因此开始 。 ”李永安说 , 夏收用一个“抢”字形容最合适 , 第一要和太阳“抢” , 毒太阳晒小麦 , 麦穗很快干黄 , 干黄了会炸芒口松 , 把麦粒掉在地里;第二要和大雨“抢” , 如果雨季暴发洪水 , 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洪水淹没小麦而捶胸顿足 , 麦子拉到了碾粮食的场面里 , 才算成功了一半 。 但是 , 如果遇上连阴雨 , 麦垛上会生出白森森的芽子 , 珍贵的粮食就会全部损失浪费掉 , 农民半年的辛苦也全部化为泡影 。
李永安说 , 因此 , 夏粮收割又称为“龙嘴夺食” , 也就有了“夏粮入了仓 , 秋梁入了场 , 才算吃到嘴里”的说法 。
小暑之乐趣:习俗多多烟火迷人
千百年来 , 因为地理气候的不同 , 南北方的小暑习俗也不尽相同 , 可谓丰富多彩 , 烂漫多姿 , 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和无比的乐趣 。
在南方 , 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 , 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 , 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 , 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 , 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在北方 , 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 , 伏日人们食欲不振 , 往往比常日消瘦 , 俗谓之苦夏 , 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 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 , 有“元宝藏福”的意思 , 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
在内蒙古土默川一带 , 小暑时节 , 凤仙花正开得沸沸扬扬 , 红的、白的、黄的 , 清风吹来 , 远看像一群彩蝶在飞舞 。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 , 俗称海娜花 , 过去 , 小暑第一天晚上 , 爱美的年轻女子、小媳妇们 , 把整株凤仙花捣烂成泥放点明矾 , 涂双手或者指甲 , 用葫芦叶子包裹住 , 再用布条缠紧 , 第二天放开 , 双手或者指甲就会变成红色 。 ”67岁的和林格尔农民石成世说 , 凤仙花染指甲很漂亮 , 又有润肤功能 , 保护手不会皴裂 。
- |超过2600种食品添加剂被批准使用,吃多了有害吗?如何减少摄入?
- 入冬了,这滋补的食材多做给家人吃,暖胃又驱寒,手脚不冰凉
- 入秋的莲藕这样吃,性味甘温,健脾开胃,外酥里鲜,好吃又营养
- 入秋遇到这种水果瓜别错过,不去皮不切块,整个一腌,口感绝了
- 入伏前,建议多吃8种“碱性”蔬菜!保持酸碱平衡,越吃越健康
- 七月上旬开始,步步走上坡,富贵入家宅,百事顺畅的生肖
- 面瘫进入高发季 爱美女子敷冰面膜入睡患面瘫
- 脾胃|45岁男子脑梗入院,预防脑梗:注意晨起后2不做,睡觉时2不带!
- 飞虫入耳,邹城人民医院值班医师巧手取出
- 50岁后,进入“养骨期”,养成“3个”好习惯,或能远离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