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壮小伙拔牙后发烧半年,只因为多了个“心眼”?( 三 )


“哦!谢天谢地!”小何长舒了一口气。
“还没完,按照你瓣膜病变的情况,应该还是需要手术把那个缺损解决掉,不过可能得等炎症消得差不多才能开刀。我们会请心外科医生来会诊,评估一下合适的时机。”
手术治疗|壮小伙拔牙后发烧半年,只因为多了个“心眼”?
文章插图
“啊还要开刀啊!把我的心脏打开?”小何说着,又往被子里缩了缩。
“也没你想的那么恐怖,关键是不开刀会有后患。你也别太害怕,外科医生给你解释过之后,你了解了,基本上就不怕了。而且大概率也不会马上拉你去开刀的,你可以先自己了解起来。”
由于小何的血培养还阳性,说明血液里细菌负荷还很高,心外科医生认为立即手术安全性欠佳,而且也有植入物相关感染的风险,目前患者情况尚稳定,不需要急诊手术,因此建议先充分用药抗感染,尽量等血培养转阴、发热好转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根据后续回报的药敏结果,我们给小何调整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方案。小何很快就不烧了。经过一个月的规范治疗,小何没有再发热,化验的炎症标志物也有了明显的下降,肺里的炎症也有明显的吸收。
经过了这一个月的心理建设,小何对手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了去掉沾满细菌的瓣膜并换上干净的人工瓣膜,也为了修补多出来的那个“心眼”——室间隔缺损,小何坦然接受了心外科手术。
手术很成功,术后继续抗感染一个月,小何逐渐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手术治疗|壮小伙拔牙后发烧半年,只因为多了个“心眼”?
文章插图
期间每每有同事来探望,问起小何的病因,小何总是一脸纠结地说:“说来话长,其实主要是因为我长多了一个‘心眼’”。
相关案例老陈最近不知是怎么了,总是时不时头晕、低烧、没力气,有一次加班时头晕得厉害,差点摔倒,在家人的敦促下,他去了医院检查,头颅磁共振的结果显示颅内有一小块占位。这下一家人可慌了,难不成得了颅内肿瘤?他们辗转来到神经外科就诊,医生看了放射科的磁共振报告,安抚了老陈一家:颅内的病灶首先不考虑肿瘤,但是单纯的梗塞灶还是合并感染,很难明确。
由于老陈近期反复低热的病史,医生建议把感染相关的检查做完再评估。心脏彩超检查后,答案终于被揭晓了:老陈患了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的赘生物随着血流飘动,颅内病灶很有可能是赘生物菌栓脱落造成的栓塞。经过规范的抗感染和心外科换瓣手术,老陈最终顺利康复了。
小林是个大二的学生,最近不知是不是因为课业紧张、学习太辛苦,总是动不动就感冒发烧,整个人状态也差了很多,还瘦了不少。小林去了中山医院感染病科就诊,医生听说他这几个月来反复发热,建议把胸部CT、心超、血化验都查一下,希望能找到发热的原因。
心超报告当场就出来了: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病情需要,小林住进了感染病科病房,入院时抽的血培养和血病原学二代测序都检出了同样的致病菌:缺陷乏养菌。医生说这是一种口腔正常定植菌,由于小林有先天的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这种平时不易致病的细菌就附着在了畸形的主动脉瓣上,引起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经过抗感染和手术治疗,小林顺利康复出院,回到了校园。
医生提醒1.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后如果能附着于心脏的瓣膜,并在瓣膜上生存、繁殖、形成赘生物,就会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心脏内局部的感染可能会导致瓣膜穿孔、脱垂、反流,心功能恶化甚至衰竭,危及生命;而心脏外的并发症也同样危险,细菌菌栓可以随着血液循环全身播散,造成各脏器的栓塞,比如颅内、脾、肾、肺等器官的梗塞和脓肿。患者可以表现为反复发热,也可有胸闷、气促、活动耐量下降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对于已发生菌栓栓塞事件的患者,即使尚没有严重的心衰,也可能预后不佳,必须积极完善病原学检查、明确致病菌,经过有效的抗感染,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努力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