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少年抑郁症》:家人给我的只有指责,我意识到自己需要自救

自救|《少年抑郁症》:家人给我的只有指责,我意识到自己需要自救
文章图片

《少年抑郁症》 , 作者:真实故事计划 编 , 版本:真故图书|台海出版社2022年2月
提到“少年”一词 , 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青春、阳光和美好” , 却往往忽略了藏在背后的隐秘与苦痛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 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 24.6% 。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 整个社会压力急剧增加并且整体从家庭向孩子不断下移 。 我 2007 年进入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工作时 , 患者大多还是患各种神经症和抑郁症的成年人 。 到如今的这十多年间 , 门诊和住院病房中抑郁和情绪不稳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
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 , 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以及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 , 本身就容易诱发情绪的巨大波动 。 再加上很多父母被社会的竞争压力所裹挟 , 对孩子的教育日益功利化 , 缺少温情和包容 。 因为评价标准单一 , 功利性教育会让孩子产生更多自我批评 , 而这种自我攻击恰恰就是青少年抑郁的核心影响因素 。
被忽视或被言语和躯体暴力对待的孩子 , 在生命早年就已经备受创伤 , 再过早地开始进入成人化的竞争和“内卷”中 , 这只会不断加重他们的自我否定和无价值感 , 让他们更加敏感和自卑 。 孩子精神压力的临界点一旦被压垮 , 就会精神崩溃 , 出现异常 , 而抑郁则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 。
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包括4个方面:1.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4.应激事件 。 其中 , 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 因为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 , 缺少家庭支持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影响 。
……
本书中的孩子都是最终努力走出黑暗的人 , 所以 , 他们的声音更应该被听见 。
别再问孩子怎么了 , 而是我们怎么了 。 (本导语作者为于宏华 , 摘自《少年抑郁症》序言 , 有删节 。 )
作者|张雯菁
摘编|张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 24.6% , 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 。 我国有大量患者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 , 更没有进行过诊治 , 造成了患者不自知、医生难识别的现状 。 抑郁症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会导致病情加重 , 还会衍生出其他难以治疗的病症 , 严重者会自残或自杀 。
自救|《少年抑郁症》:家人给我的只有指责,我意识到自己需要自救
文章图片

01
对抑郁症的误解和无知 , 迫使学霸同学休学
我最早听说抑郁症 , 是在高中的时候 。 那是2002年12月 , 学校还秉承着“高考成绩代表人生地位”的教学理念 。
当时我们作为省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级 , 学业重 , 压力大 。 出于某些原因 , 我的一位同学罹患抑郁症 。 在她最初表现出抑郁症状时 , 大家对心理疾病都不了解 , 因此根本没人重视 。 老师甚至还让她“少作” , 说考出好成绩来才是最要紧的 , 别想那些没意义的东西 。
“就要考试了 , 你居然还有时间抑郁 , 不把心思花在学习上 , 不是好孩子 , 再不听老师的话 , 将来会没有前途的 , 老师是为你好呀 。 ”
半年后 , 她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 , 伴随着强烈的焦虑、惊恐 。 有时候她会控制不住地大声求救 , 使劲敲打床板 , 歇斯底里地喊出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 。 但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在半夜失声痛哭 。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 , 我都蛮理解她的 。 当时的她已经没有正常的学习能力了 , 成绩一落千丈 。 她的成绩曾经很不错 , 是村子里唯一一个考上省重点的“准金凤凰” 。 老师每天都会批评她不把心思花在学习上 , 逼她尽快恢复到以前的成绩 。 她做不到 , 但也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 于是越来越愧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