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没有病情的突然变化,只有病情变化被突然发现( 五 )


2. 理解指标的搁置:若要杜绝病情的突然变化 , 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病情的变化 , 不断发现更深层的监测指标 , 对每一个监测指标做出反应 。 已知的异常指标被搁置是导致病情恶化的严重问题 。 当确定了病情机制的深层定位 , 掌握了监测与诊断的不同 , 知晓了正在监测的指标与治疗位点的距离 , 临床医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
(1)要坚持正确的临床思路:掌握一个监测指标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 临床医生必须首先具备这个知识点 。 合适的思维方式可以告诉临床医生哪个知识点最为重要 , 这个知识点应该如何掌握 , 以及临床应该如何应用 。 如果说 , 应用了利尿剂后不观察尿量变化的情况已不常见 , 那么脱水治疗时尿量已明显增加 , 可实际上却一直保持在液体正平衡状态的情况 , 临床上时有发生 。 再进一步 , 心脏前负荷过高需要脱水治疗 , 利尿治疗不但增加了尿量且实现了全身液体负平衡 , 但心脏的前负荷并未降低 , 甚至有所升高的现象可能会更常见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通常并不是临床医生专业知识点的积累不足 , 而是缺少正确的临床治疗理念 , 只关注到浅层的临床表现 , 未看见深层的指标 , 忽视了病情与治疗位点间的距离 。 严格地讲 , 低血压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 , 未按照药物应有的起效时间进行下一次血压测量 , 即应被认为是搁置了异常的指标 。
(2)不将继续观察作为借口:继续观察也是临床常有的一种对待异常指标的工作方式 , 是一种目标不十分明确的工作方式 , 但绝不是搁置指标的借口 。 面对一个异常指标 , 虽然暂时无法确定与治疗相关的病情位点 , 仍然坚信如果测量准确 , 这个指标即提示病情存在 , 且是未经治疗的病情 。 应根据指标自身的特点 , 制定相应的观察模式 , 包括增加监测的指标、测量的时间点、判断指标的方法和阈值 , 以及相应的治疗预案 。 一定要在落实了这几项具体内容后 , 才开始对异常指标的继续观察 。
(3)理解指标自身机制及相互作用关系:重症治疗之所以表现出临床复杂性 , 主要是治疗通常是多种对单一病情机制进行干预治疗的共同组合 。 病情的不同位点相互影响 , 治疗的不同方法间亦在相互影响 。 有效的治疗不仅可以纠正异常的指标 , 且还可以将原本正常的指标变为异常 。 治疗休克时 , 液体复苏、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均可以用于改善组织灌注 。 这三种治疗方法共同指向组织灌注 , 均将乳酸作为治疗的目的指标 。 根据血乳酸的变化 , 这三种治疗方法可以分别找到自己的最佳值 , 确定治疗干预的最佳剂量 。 但正性肌力药物增加心肌做功后 , 原本已到达最佳值的心脏前负荷指标又会提示前负荷不足 , 如已经在正常参考范围的下腔静脉宽度和变异度变为异常值 。 这种变化也不能搁置 , 需要立刻进行再次液体复苏 。 由此 , 使不同治疗方法之间形成有机的组合 , 多种治疗方法一起形成相互连接的、最佳的治疗整体 。
(4)治疗方法的本身亦是病情的存在:临床治疗尤其是重症的临床治疗通常包括机械性、药物性、物理性等多种方法 。 在这些干预方法的作用下 , 机体可表现出正常的功能状态 , 但却是另一种不正常 。 干预方法的加入直接体现了机体的不正常 , 治疗方法本身即是病情的组成部分 。 或许说起来谁都知道 , 只有停止这些外来干预 , 才是最终的治疗结果 。 但是 , 有时临床治疗的进程会停留在监测指标正常、机器药物作用正常、医务人员自我感觉良好的病程阶段 。 应该看到 , 这也是一种对异常指标的搁置 。 开始调整治疗干预程度后 , 又会出现新的、预料之中的病情改变 。 这时 , 按照之前的临床思路给予新的临床行为 , 不一定是回到曾经的原点 , 而应针对新的治疗位点 , 继续推进临床治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