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没有病情的突然变化,只有病情变化被突然发现( 二 )


重症病情的重要方面有着明确的时间性 。 同一种重症 , 在不同患者病情不同;同一名患者 , 不同时间点上的病情亦不同 。 如 , 有明确抗凝指征的患者发生了出血 , 抗凝还是止血 , 看似无从下手 。 但如果加上时间因素 , 病情的主要方面就不那么难以确定 。 在一个时间点上 , 只有一种病情的一个方面最为重要 , 由此出现了一种相应的治疗方法最应该进行 。 感染性ARDS治疗中 , 不是感染的治疗不重要 , 而是具体方法的实施不应该发生在那个时间点上 。 只有强调了时间性 , 临床上才会出现治疗流程 。 重症临床治疗 , 从来不是方法学的盲目叠加 , 更不是治疗方法用得越多越好 。
2. 病情深层次位点的认定:病情越复杂 , 就越坚持“病情在临床表现里”的思维方式 , 而不是将对病情的判断停留在简单的“自我满足” 。 重症的病情往往隐藏在原发疾病的更深层面 。 任何临床监测指标 , 尤其是直接测量的指标 , 只要测量准确 , 均是客观存在 , 均有应用价值 。 临床医生应该有能力从中发现深层次的病情位点 , 而不是不顾监测指标的提醒 , 任由自己的主观意向对病情进行判断 。 如出现心率快、肺部听诊闻及湿啰音、血压下降 , 即将病情定位于“心力衰竭” , 甚至不顾同时存在的其他指标 , 即开始了所谓的“强心”治疗 。 实际上 , 这三种临床表现的叠加 , 几乎可能发生在任何达到一定程度的重症过程中 。 盲目地选择强心治疗甚至可以导致病情的迅速恶化 。
监测指标是临床表现的组成部分 , 是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观察的延伸 , 尤其是对重症病情的临床观察更需要这样的延伸[1] 。 仅以心功能衰竭为例 , 目前临床常用的压力、容积、流量和功能性指标已经可以从不同角度诠释心输出量变化的原因 。 作为深层次的病情位点 , 这些指标不但提示了病情的性质、程度 , 还指出其中的相互作用及主次关系 , 更为直接地引导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
可见 , 临床医生应该有能力听到患者通过监测指标对病情的诉说 。 面对同样的临床情况 ,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引出不同的关注点 , 导致不同的临床治疗行为 。
二、监测与诊断的同与不同
若要杜绝病情变化被突然发现 , 即要熟练掌握病情信息的临床应用 。 根据信息对病情进行诊断 , 是非常经典的临床行为 , 诊断后才能开始治疗 。 实际上 , 诊断过程的临床意义远不止此 。 从学习诊断学到亲自进行临床诊断 , 经过长时间的凝练 , 临床医生对诊断的理解已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 或者说已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临床工作行为准则 。 当临床监测方法在诊断的基础上普及于临床医疗的同时 , 诊断带来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 严格地讲 , 监测亦应被认为是一种诊断 , 但却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诊断 。 正是这些限定条件体现了监测与诊断在性质、特点、作用和时间方面的不同 , 强烈地影响着临床干预行为 。
从性质上讲 , 诊断对病情具有定性的意义 , 而监测是对生理改变的定量评估 。 诊断多以定性名称为表述 , 而监测以定量指标作为结果 。 如“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 , 可以作为诊断 , 但不是监测 。 而相应的监测指标会直接指向具体的生理变化位点 , 如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压力、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等 , 并以明确的定量数值作为结果 , 如血压11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输出量3.5 L/min等 。 这些结果只是反映了监测指标即时的具体定量数值 , 并不需要任何疾病定义的标准 , 也没有提供任何疾病或综合征的名称 。 虽然诊断过程中也会根据某些指标的定量标准 , 但却是为了推出符合诊断定义的名称 。 一个诊断 , 通常需要多项指标达到相应的阈值 。 而监测指标可以只是一个指标独立存在 , 即已经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