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沙芬滥用背后:从精麻类到处方药,现在轮到止咳药了?( 三 )


在快手上 , 右美沙芬昵称“美莎” 。 在一些短视频里几乎成了“情伤”的代名词 , 还有复制粘贴的文案 , “如果卡马西平可以暂停思念 , 西马多(曲马多)能让我不在想她 , 美沙能让我在幻想中见到她 , 其实做个药懵子也挺好 。 ”
文案提到的卡马西平和右美沙芬是普通处方药 , 美沙酮则是用来戒毒的替代品 , 曲马多在2008年便被列为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 但都被广泛滥用 , 原因如出一辙 , 价格便宜、相对容易获取 , 由此成为毒品替代品 , 滥用人群的“主力”是初高中学生和社会青年 。
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缪佳长期研究毒品及药物滥用问题 , 她表示新发现的毒品或者药物滥用使用者年龄一直在走低 , “未成年人心智发展不是那么成熟 , 当有一些东西在同伴当中流行起来之后 , 更容易去模仿或是受到不好的影响 。 ”
10年前 , 缪佳去云南调研时 , 就发现当地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滥用药物 , “包装成可能比较好看的一个糖丸 。 可能是15块钱、2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颗 , 其实跟现在右美沙芬的价格差不多了 。 那个东西在某些地方的初中生 , 甚至小学生中都有人用 , 因为便宜、容易获得 。 ”
“冰毒、 K粉 , 其实价格是比较高的 , 不到一些特别的地方 , 接触不到 。 ”缪佳说 , “这种过度娱乐和过度消费的现象 , 对年轻人的影响非常大 。 ”
除了娱乐性滥用 , 八点健闻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年轻精神疾病患者群体常常出现药物滥用情况 , 甚至药物滥用常与自残一同出现 。
百度贴吧“右美沙芬吧”一条统计“嗑药原因”的帖子下 , 前三条回复分别是 , “发泄吧 , 生活太多想逃避的事情了”、“活的很累...最近快垮掉了”、“每个人都换着方式在摧残自己 , 我还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抽烟呢…..” 。 还有三人回复是为了自杀 。
袁心崧长期关注年轻精神疾病患者群体 , 她观察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药物滥用问题 , 这部分患者服用各种抗精神病药物效果都不是很好 , 常常会出现药物滥用 , “最直接的一个思路是 , 大家都说我有病要吃药 , 但是我吃了一点感觉都没有 , 那我就来试试看 , 一次把全部药都吃下去 , 会不会有效 。 ”
“他们的创伤需要表达 , 需要通过某种形式表达他是被抑制的 , 或者他是受伤了的 。 ”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医师张英诚说 。
缪佳将药物滥用的原因分为三类:部分人格特征更倾向追求刺激和追求感官愉悦 , 使得这部分人更容易药物滥用 。
还有社会控制的原因 , 离开学校的青少年相比正常上学的青少年更容易染上毒品 , “他起码缺少了老师的管控 , 而且能够长期在校外游荡的话 , 估计家里对他的监管也不是很到位 , 有可能会尝试一些越轨行为 。 ”
以及社会学习的原因 , “很多行为是学来的 , 旁边有吸毒的人 , 吸毒的概率就更大 , 甚至有一些吸毒青少年他们的父母也是吸毒者 。 ”
无论如何 , 没有经过医生诊断 , 超剂量服用药物 , 无疑是在伤害身体 。 网络流传的“od教程”客观上降低了药物滥用的门槛 。 应对药物滥用问题 , 仅仅靠药监等部门不断加强监管远远不够 。
监管“打地鼠”徐杰一直主张将右美沙芬划入处方药 。
在他看来 , 划为处方药会使药品不那么易得 , 青少年大批量购买的行为更可能引发医生和药店的警觉 。 由于右美沙芬转为处方药后 , 管控力度加大 , 再加上疫情原因导致收治人数下降 。 今年徐杰所在的戒毒科只收治了约50例右美沙芬滥用患者 , 数量较去年(400例)明显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