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性加大,如何保护脆弱人群?权威专家解读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樊巍】编者的话:随着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的出台 , 近期各地纷纷跟进优化疫情防控政策 , 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提升民众工作、生活的自由度 。 然而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加 , 如何做好何个人防护 , 特别是保护好老人和幼儿这两个需要重点关照的脆弱人群 , 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问题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7日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 , 其中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 相关专家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除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佩戴口罩以及注意个人卫生外 , 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 特别是在大部分普通民众已经完成免疫接种后 , 一定要重视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问题 , 只有这样才能捍卫我们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
社会流动性加大,如何保护脆弱人群?权威专家解读
文章图片
高度关注:60岁以上老人、4岁以下儿童
近日 , 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减弱的话题受到广泛关注 。 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 , 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 临床观察显示奥密克戎的特点是传播性比较强 , 但感染者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 很多人甚至都没有高热症状 , 就是中低热 , 嗓子不舒服、咳嗽 。 而从国内这段时间来看 , 无症状和轻型感染者占比达90%以上 。 出现肺炎表现的普通型患者都不多 , 需要吸氧治疗的重型、危重型比例就更少 。
此前 , 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的研究相继证实 , 相较新冠病毒原始毒株 , 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已经大幅下降 , 且感染部位往往局限于上呼吸道 。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与其他新冠病毒毒株相比 , 奥密克戎变异株在20-59岁人群中引起的临床症状较轻 , 但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 , 尤其是那些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中 , 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依然存在 。 “目前美国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病例中90%是65岁及以上的人群 。 ”蓝柯称 。
此外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近日表示 , 广州本轮疫情至今 , 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者占比为1.04% , 均为无症状或轻型患者 。 张屹表示 , 国内外大量数据显示 , 从症状上看 , 儿童感染奥密克戎后的临床症状更轻、病程更短 , 发生肺炎、发展为重症的比例较成人更低 。 蓝柯也表示 , 国外研究显示 , 与成人相比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往往更轻 , 一项在卡塔尔开展的针对3万多奥密克戎感染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 , 97.8%的儿童为无症状或轻症 , 但6岁以下儿童相比6-18岁的青少年发展成重症的概率更高 。 此外 , 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 , 在今年年初的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期 , 4岁以下婴幼儿的住院率是5-17岁儿童的4倍多 。 这提示我们应该高度关注低龄儿童感染的问题 。
多组数据凸显疫苗防重症效力
在今年7月举行的一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介绍称 , 研究发现 , 对于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的60岁以上感染者 , 由轻型发展为普通型的风险较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要低73%和82% , 由普通型及普通型以下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分别低89%和95% 。
之前 , 香港疫情展现的数据也凸显接种疫苗在减少整体重症率和死亡率上的作用 。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实验师郭铭博士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称 , 在对今年香港奥密克戎BA.2毒株大流行时期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 , 报告的死亡病例中 , 95%的死亡患者年龄超过60岁 , 而超过60%的死亡病例从未接种过疫苗 。 而在65岁以上老人中 , 接种一剂科兴灭活疫苗对新冠感染导致死亡的保护率为41.6% 。 并且保护效率会随着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加而提高 , 当完成三剂科兴疫苗接种后 , 其保护率会高于95% 。 而同期上海奥密克戎疫情暴发时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明显低于香港疫情 , 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两地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差异所致 。 “上海的初次和加强针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香港 , 尤其是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 , 在奥密克戎暴发之前 , 上海的老年人加强针覆盖率为38% , 香港则为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