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暖冬面食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何大齐文并图
后天立冬 。 我小时候冬天比现在冷得多 , 当时我在育华小学读书 , 教室里只有一个小炉子取暖 , 门窗四处漏风 , 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大毛窝(家做的棉鞋) , 还手脚冰凉 。 中午 , 顶着大风跑回家吃午饭 , 一进厨房 , 热气、饭香扑面而来 , 好像一下子进入暖窝 , 缩了一上午的身子终于可以挺直了 。 妈妈总是变着花样 , 给我们做又好吃又御寒的午饭 , 其中有几样 , 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暖融融的 。
妈妈的暖冬面食
文章图片
热汤面
妈妈的暖冬面食】什么是热汤面呢?其实就是水煮面条、浇汆儿 , 但妈妈的做法有其特殊性 。 那时市场上买不到现成的切面 , 都是母亲提前和好一大块很硬的面团 , 用湿布盖上,饧半个小时 , 好让面变得滋润 , 饧好后在案板上撒上干面粉 , 再反复揉 , 面团就变得十分有韧性了 。 用大擀面杖擀成薄片 , 折叠几次 , 用刀切成细面丝 , 抖搂开,晾在案板上 。 然后把去皮的猪肉切成一寸多长的细丝 , 再切好葱、姜丝 , 把这几样儿放在大碗中 , 倒入酱油、香油、干虾仁搅拌均匀待用 。 灶上煮开一锅水 , 先把面条煮熟不捞出 , 就用这滚开的煮面汤 , 将大碗中的佐料倒入 , 等再一滚沸 , 马上用长筷子 , 把面条挑入摆好的各个大碗中 , 浇上热腾腾的汤汁 , 一碗又鲜又滑润的热汤面下肚 , 立刻寒气消失 , 全身发热 , 脸色红润 , 胃肠舒服 。 这种热汤面 , 就是全家冬季经常吃的午饭 。
后来我见外面卖的热汤面 , 都是一锅煮面 , 另外一锅做汆儿 , 白面浇清汤 , 虽然也好吃 , 但我还是喜欢妈妈这种面条、汆儿一锅煮的做法 , 好像面、肉香味更浓 。 而且越煮汤汁就变得越稠 。 全家人吃 , 得连煮三锅才够 。 我姑姑就最爱吃最后一锅黏稠的 , 而我就爱吃第一锅清爽些的 , 各有所好 。
后来我父亲买了一台手摇小型压面机 , 银白色的金属机身 , 固定在一个六十公分长、三十公分宽的厚木板上 , 有一个手摇长把儿 。 左面是压面片的双磙子 , 可以调节厚薄 。 右边是两个带细沟槽的压面条的磙子 。 我看妈妈操作 , 这头把和好的面团放进去 , 那头就出细细的面条了 , 简直就是个大玩具 。
那个年代街上店铺也没有用机器压面的 , 所以是个新鲜物件儿 , 我放学回来 , 没事儿就自告奋勇干这活儿 , 玩来玩去 , 压面片、压面条都很熟练了 , 还乐此不疲 。
煮尜尜儿
妈妈为了给我们调换饭食 , 还常给我们做一种又暖身又好吃的东西 , 就是“煮尜(gá)尜儿” 。 粗粮细作 , 也是饱腹的佳肴 。
这是用三分之二的玉米面、三分之一的白面 , 掺和在一起加水和成面团 , 在案板上撒上干面 , 用擀面杖擀成一公分厚的大面片 , 横向竖向切成的小方块儿里加入干面 , 上下左右像摇煤球一样地摇呀摇 , 小方块在里面滚来滚去 , 就变成小圆球儿了 , 因为摇得用力 , 面团相互撞击 , 就紧实 , 吃着有嚼劲 , 所以它也叫“盆里碰” , 名符其实 。
接着 , 妈妈把冬天储存的胡萝卜用小擦床擦成细丝 , 加上羊肉片、葱丝、姜丝、酱油搅拌均匀一块儿喂着 。 锅里水开了 , 先煮尜尜儿 , 因为是球状的 , 所以不容易煮透 , 得多煮一会儿 , 再把喂好的东西倒入锅中 , 出锅前加盐和香油、撒点儿胡椒粉 。 嘿!一碗入肚肠 , 抗饿挡风霜 。 因为玉米面消化慢 , 再加暖胃的羊肉 , 肚里有食身上也就不冷了 , 一下午上课都精神倍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