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中医药“万能”?还是只是“安慰剂”?究竟该如何看待


方面|中医药“万能”?还是只是“安慰剂”?究竟该如何看待
文章图片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的一名护师在为患儿推拿 。 新华社发

方面|中医药“万能”?还是只是“安慰剂”?究竟该如何看待
文章图片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联合通济社区组织渝水八小学生走进大药房 , 开展“辨识中药材 , 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课外主题实践活动 。 廖海金摄/光明图片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 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 近年来 , 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 , 中医养生被更广泛的接受 。 但不少人对中医药的认知呈现对立化倾向 , 往往各执一词 , 常就中医药相关话题引发争论 。 “中医粉”或者“中医黑”的倾向 , 都不利于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于人民健康 。 那么 , 中医药的疗效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更加全面、科学、客观看待中医药优势?我们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 。
1、中医药只是“安慰剂”吗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 , 中医药在降低转重率、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等方面的独特疗效被大众知晓 , 中医药应用于危重病例抢救的成功案例 , 刷新了中医药是“慢郎中” , 只适用于慢病防控的认识 。 但仍有一些“中医黑”认为中医药不是科学 , 中医药的疗效相当于“安慰剂”效应 。 究竟该如何理性看待中医?
【方面|中医药“万能”?还是只是“安慰剂”?究竟该如何看待】王伟(首届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基于中医体质理论的治未病体系已被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 建设了一批治未病中心 , 形成了辨体质、调体质的系列标准、装备和健康产品 , 在预防保健、重大疾病风险因素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 , 中医药通过调节自身机体功能 , 有效地发挥了疾病预防作用 。 如通过对高血压前期、糖耐量异常、超重等风险因素的干预 , 在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方面成效显著 。
此外 , 在一些以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特别是免疫调节异常相关的疾病)或者情绪应激相关的疾病 , 中医药优势突出 , 单独应用即可呈现出充分的疗效 , 中医药在这类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 如抑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压力性尿失禁、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 合理应用中医药 , 可以减少复发 , 阻止或者延缓疾病进展 。
另外 , 在改善一些难治性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 ,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 。 对于疾病伴发或者遗留的症状 , 或者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 , 现代医学并未纳入治疗范围或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 虽然有些症状未造成巨大的危害 , 但也造成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如感冒导致的长期干咳 , 中医药干预效应显著 。
陈凯先(中科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 从建立中西医统一的新医学的长远目标来看 , 当前中西医结合还处在初级阶段 , 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 还需要长期努力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代医学面对的严峻挑战 , 比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 , 这些疾病往往说不清其单一病原体 , 可称之为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 , 与人类的遗传、生活习惯、饮食及运动等息息相关 。 针对单一靶点的单途径治疗往往难以攻克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 。 在这种情况下 , 中医整体、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就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
余曙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术带头人): 中医是几千年来被反复验证的科学体系 , 并随着对人体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疾病谱系的变化而发展 。 中医学的动态生命观、养生理论与临床实践、“治未病”的早期干预思想、以人为本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调节的综合治疗观念以及丰富多彩的诊疗方法等 , 都让中医在防病治病中呈现出效果确切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