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97岁的学生”王振义:瑞金医院最有名的“周四开卷考”,考的就是他( 三 )


“他为什么要这样?如果说,他喜欢求索未知,他自己学不就行了。但他坚持把学的东西还要教给学生,他坚持‘开卷考试’要年轻人一起来参加讨论,这就是一个生动的教学过程,他不但告诉学生他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他是怎么通过文献检索、各种检验结果、临床表现等,融汇得出一个方向,这真是训练医生最好的方式呀。”李军民教授说,“开卷考试”的病例原本仅在瑞金医院血液科里,后扩至瑞金医院血液科医联体,再后来越来越多的同道“求链接”,想看“直播”。
也因为这样,“瑞金血液”的治疗经验就如种子般播撒到越来越广阔的地方,造福着广大患者。
03
深深影响后学,“关注看不好的病”
今天就在“开卷考试”结束后,学生们给王振义院士准备了一个小惊喜——送上鲜花和蛋糕,预祝他教师节快乐。
王振义|“97岁的学生”王振义:瑞金医院最有名的“周四开卷考”,考的就是他
文章插图
“我进入瑞金医院30年,跟着王老师几十年,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王老师自称‘学生’,接受我们的‘开卷考试’,我很感动,也很感慨。”李军民教授说,王老师总结这一生出了“三本书”,一本是上世纪50年代他从事出凝血机制研究,发明了血友病检测的本土技术;一本是80年代,利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有一本书就是延续至今的“开卷考试”。
由“开卷考试”整理总结的《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一再更新、加印,为医学后辈临床工作之余的捧读必选。
“虽然王老师一直说自己是‘学生’,接受“开卷考试”,但王老师每一次的‘开卷考试’,对我们的触动都是非常大的,我们每一名医生,心中永远应该是一名学生,在我们教学育人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审视自己,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王老师97岁高龄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我们情何以堪,这一辈子都应该学习。”瑞金医院副院长、血液学副主任赵维莅教授说,王振义院士每一次的“开卷考试”,都在激励她更好地面对自己的“考试”,就是在每一次病例中,不断总结、研究,尤其去关注“那些看不好病”,去不断追寻答案,能否给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我想,这是作为临床医生的终极目标!”
赵维莅教授说,在王振义老师身上深深体会到医学的三个度:“第一是医疗的高度,就是老百姓关心的治疗水平好不好;第二是科学的深度,不应看疾病的表象,更应探究疾病的本质;第三是温度,要关心爱护每一名患者,这是作为医生的基本行为准则。”
王振义|“97岁的学生”王振义:瑞金医院最有名的“周四开卷考”,考的就是他
文章插图
一场“开卷考试”也深深影响着年轻人。
瑞金医院血液科80后青年医生李啸扬援藏归来,他很高兴地与采访人员分享,2020年援藏期间,遇到过不少血液科疾病,其中就有一名年轻女孩最终被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借助远程医疗系统与各方的支持下,正是王老师当年研发的全反式维甲酸药品运到了西藏,病人在确诊后48小时内吃上了这种特效药,病情缓解。
“王老师是一名与时俱进的老先生,当时通过远程连线,他在线为病人了提供诊疗方案。”李啸扬还告诉采访人员,就在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6日他前往王振义院士的家中探望,结果发现王老师家中的电视机里正播放着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仪式,没想到老先生也曾抗美援朝。
1953年4月,王振义加入上海市第五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在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任主治医师,前往黑龙江勃利县后方医院救治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