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乌梅丸合黄连汤加减治疗心律不齐医案

健脾祛湿|乌梅丸合黄连汤加减治疗心律不齐医案

2016-05-03
初诊:女 , 60岁 , 心悸、胸闷、气短20年 。
西医诊断:心动过缓、二联律
舌诊:舌淡苔白 , 舌尖红 。
脉诊:46次/分 , 左沉略长紧 , 右短 , 不齐 。
方剂:乌梅丸、黄连汤合厚朴大黄汤加减  黄连10姜半夏10桂枝10干姜10炙甘草10党参10栀子15黄芩15焦三仙10茯苓15苍术10厚朴15枳实15大黄10 三剂水煎服
辨证思路:脉迟病标为阳虚寒证 , 少阴病、厥阴病脉迟 。 脉左长右短病标为上热下寒 。 早搏病标为阳胜热证 。 入魔不寐反复论证了月余 , 断为乌梅丸证 。
疗效反馈:显效 。 1-3月复诊一次 , 每次三剂 , 前后共服乌梅丸约30盒(十丸大丸包装) 。 已经连续3年心率稳定在70次/分左右 , 多次心电图检查无心律不齐 , 日常没有不适 , 生气上火后略感心悸胸闷憋气 , 偶发早搏 , 予以黄连汤合厚朴大黄汤、栀子厚朴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抵当汤加减而安 。 数日前 , 复诊时告知 , 老花眼多年 , 视力恢复明显 。
学中西医结合的医生朋友 , 心率突然掉至30次/分 , 脉左沉略长右短 。 口服乌梅丸三丸(大丸)后心率升至60次/分 。 若没有乌梅丸急救 , 极可能出现心肌梗塞 。
阴阳法则 , 阴阳、虚实、标本(三维空间)是六经辩证的根本 , 某脉对应某证 , 某证用某药之类口诀有定法无活法 , 胶柱鼓瑟 。 须坚持整体观念、脉证合参 , 厘清标本 , 识得脉证几微之差 。
运用阴阳法则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脉律不齐有二:一是早搏 , 二是停顿 。 早搏与停顿互为阴阳 , 数为热迟为寒 , 早搏病标为阳胜热证 , 停顿病标为阳虚寒证 , 故脉律不齐病标为寒热夹杂证 。 脉律不齐规律者病标为往来寒热 , 早搏多者病标为热多寒少 , 或者但热不寒 。 停顿多者病标为热少寒多 , 或者但寒不热 。 参透此意 , 曾用乌梅丸治疗脉沉迟早搏 , 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脉数停顿 , 用黄连汤加减治疗脉缓早搏 , 效极佳 。 临证经验:早搏者 , 黄连、黄芩、栀子不可缺 。 停顿者 , 川芎、薤白不可缺 。 脉涩者 , 麻仁不可缺 。 脉浮滑者 , 小陷胸汤、生石膏不可缺 。 脉沉取疙疙瘩瘩或涩者 , 下淤血汤、抵当汤不可缺 。
经方理论初期极难领悟 , 一旦融会贯通后 , 随手拈来、妙手回春 。
心跳与脉搏多数情况下步调一致 , 也有不同步不一致的情况:西医房颤脉搏短绌 。 中医辨证以脉搏为准 。
脉迟兼早搏证与脉迟兼停顿证比较:
相同:脉律不齐病标为半表半里阳出阴枢机不利 。
【健脾祛湿|乌梅丸合黄连汤加减治疗心律不齐医案】不同:
厥阴本经阳胜可表现为脉迟兼早搏 , 例:乌梅丸证 。 脉迟应厥阴传经阳虚 , 早搏应厥阴本经阳胜旁生横出 。
厥阴本经阳虚可表现为脉迟兼停顿 , 例:赤丸证 。 脉迟应厥阴传经阳虚 , 停顿应厥阴本经阳虚 。 合病、并病另当别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