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 , 清华大学医学楼 , 媒体采访人员们将张林琦教授围得水泄不通 , 镜头对准了他手中的两个小药瓶 。 瓶身分别贴有淡粉色和淡蓝色的标签 , 里面装着的透明液体看上去平平无奇 , 但却是对付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 。
文章图片
张林琦展示我国首款新冠抗体特效药 。 图/新京报采访人员 浦峰
【病毒|与病毒“赛跑”,清华教授揭秘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研发幕后】就在前一晚 , 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 。
这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 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 目前正推进此联合疗法在美国的紧急使用授权获批 。
文章图片
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 图/新京报采访人员 冯琪
“我们期待将这些抗体药物、疫苗研发到极致 , 不仅高效、安全、可持续 , 还能惠及更多百姓 , 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 ”张林琦表示 , 取得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绩后 , 下一步将继续研究单抗联合疗法在高危和免疫缺陷等人群中的预防作用 。
从新冠病毒暴发到特效药获批上市的近两年里 , 研发团队都经历了什么?面对病毒的持续变异 , 药物是否依然有效?有了疫苗和特效药 , 人们是否还有必要“谈新冠色变”?……张林琦讲述了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研发幕后“与病毒赛跑”的故事 。
寻找“精英”抗体
12月9日 , 在清华大学发布会现场 , 张林琦展示了一张电子显示镜下通过极倍放大看到的新冠病毒颗粒 。 就是这直径仅80-120纳米的微小颗粒 , 从2020年年初开始肆虐 , 成为全球人类共同的敌人 。
文章图片
张林琦介绍我国首款新冠抗体特效药研发情况 。 图/新京报采访人员 浦峰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 , 病毒的刺突蛋白就像一把钥匙……”张林琦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解释病毒进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 这对研发药物起着关键作用 。 病毒进入人体呼吸道后 , 通过特异性结合进入细胞的这一步非常关键 , 因为病毒如果进不去 , 细胞就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尽快清除 。
抗体是人体内的天然武器 。 张林琦指出 , 特效药的原理就是 , 让抗体把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阻断在“摇篮”里 , 在提高免疫的前提下 , 身体迅速得到恢复 , 从而避免病毒持续复制造成更为恶劣的情况 , 包括从轻症转中重症以及死亡的情况 。
抗体的筛选极其重要 。 由于病毒非常狡猾 , 很多抗体不一定能够完全阻断病毒进入 。 所以要在众多抗体中找到那些最有效的 , 使得这些被挑选出来的抗体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 “在精英抗体里再挑精英 , 这是一个‘大海捞针’的过程 , 也是整个领域的研发重点和难点 。 ”
“当时挺忐忑的 , 但也特别幸运 。 ”张林琦记得非常清楚 , 2020年3月5日 , 团队成员对大量抗体做评估 , 发现“好抗体哗哗哗就出来了” 。
通过一系列评估 , 团队发现 , 其中有两个抗体非常重要 。 “之所以选择两个抗体 , 因为不仅可以加强抗病毒的能力 , 还要防止病毒出现突变而导致抗体失效 。 ”这就是后来我们所知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 。
- 红豆|四九寒天,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这6种“根菜”,补足营养健康过年
- 口味|给孩子做个“快手菜” 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 潜伏在我们身边的这3种“致癌”蔬菜,看完你还敢继续吃吗?
- 穆罕默德|伊朗首次通报“奥密克戎”感染者死亡病例
- 鲁南制药集团|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鲁南制药产业学院”揭牌
- 进行|尿毒症多半是“吃”出来的?3种食物尽量少碰,肾或许“感谢”你
- 生活|提醒:肝病多数是“拖”出来的,出现6种表现,最好查一下肝功
- 羊肉|羊肉到底是“致癌杀手”还是“营养佳品”呢?世卫组织揭晓答案
- 心脑血管|大荔中医医院脾胃肺病科“妙手回春”受到患者的称赞
- 心血管疾病|这个病还是“夫妻病”,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