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国产首款新冠特效药上市,口服药市场挤压下,抗体药物利润空间在哪里?( 二 )


再看中和抗体的对应数据 。 根据国盛证券对新冠治疗药物的梳理 , 全球已获批的中和抗体药物包括罗氏和再生元联合开发的Ronapreve、韩国Celltrion公司开发的Regkirona、礼来/君实的Etesevimab和Bamlanivimab双抗疗法 , 以及葛兰素史克的Sotrovimab疗法 。
数据显示 , 与安慰剂相比 , 接受静脉注射Ronapreve的患者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了70%;接受Regkirona治疗的患者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了70%;Etesevimab和Bamlanivimab双抗疗法可以将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70% , Sotrovimab疗法将高危门诊COVID-19成人患者住院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85% 。
不难发现 , 目前获批抗体药物降低重症或死亡风险的比率均不及辉瑞口服药物 。 对此 , 腾盛博药内部人员对采访人员表示 , 由于公司的中和抗体药物没有和小分子药物进行头对头试验 , 所以数据上无法1:1对比 。 但针对病人在实际情况中的诊断情况 , 中抗更适合作为新冠特效药 , 因为它的治疗窗口期更长且有潜力作为预防使用 。 而小分子无法做到预防使用 。
增强预防是中和抗体的一条优势 。 作为预防性疗法 , 中和抗体可以给容易受到感染的高危人群提供被动免疫能力 。 对比疫苗 , 中和抗体的优势在于注射后能够立即生效 , 并且对免疫应答缺乏的患者也一样行之有效 。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 , 腾盛博药正在国内开展进一步研究 , 旨在评估联合疗法在免疫抑制人群中的预防免疫增强作用 。
中和抗体市场或小于口服药 , 但具有备用价值
玖鹏资产的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作为生物制品 , 中和抗体药物主要针对轻中症的治疗(同样也是抗病毒) , 而默沙东和辉瑞的新冠口服药主要针对轻中症患者(及高危人群预防中重症) , 且目前均没有治疗重症患者的确切数据 , 因此在对重症患者的治疗上 , 两类药物的数据没有可比性 。 但从对不同突变株轻症患者普适的治疗效果看 , 小分子口服药更胜一筹 。
“小分子口服药的价格、可及性 , 甚至生产成本都更有优势 。 ”该研究员表示 , 小分子生产相对容易 , 只要知道了合成路线就比较好复制 , 大规模的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 中和抗体的生产成本较高 。 因此 , 该研究员认为小分子便宜的售价和成本可以保证其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
但腾盛博药的内部人员也指出了抗体药物作用机制的优势所在 。 “只需一次注射 , 作用机制包括阻断病毒进入人体细胞 , 以及激活人体免疫功能直接杀死清除病毒 , 而小分子药物只有抑制病毒复制一种机制 , 所以对于发病晚 , 病毒已经广泛复制的病人效果不佳” 。
不过 , 奥密克戎等新冠变异毒株的来袭也可能削弱 , 甚至近乎完全消除中和抗体药物的疗效——11月底 , 再生元就公告称公司的新冠抗体药物对新毒株奥密克戎无效 。 对此 , 上述研究员解释称是中和抗体和小分子口服药的作用机制差异导致的 。
“中和抗体都是作用于刺突蛋白上的某些位点 , 如果该位点突变影响了蛋白构象 , 那药物就可能会失效 。 ”研究员表示 , 小分子口服药的作用于新冠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 , 而编码相关酶的序列相对保守 , 在病毒突变中几乎不会发生改变 , 所以面对新冠病毒变异 , 新冠口服药更加从容 。
基于以上认识 , 该研究员认为 , 在未来的全球市场中 , 疫苗、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和中和抗体药物的利润空间依次减小 。 而在国内疫情管控常态化的背景下 , 中和抗体的市场则会更小 , 真正治疗使用的量可能不会特别大 , 更多的是国家层面采购用于储备 , 当在某个省份或地区爆发疫情时 , 能够使用新冠治疗药物进行点状消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