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窝”变成“金窝窝”——砚山县生态治理探索致富路

本文转自:文山日报
走进砚山县维摩乡幕菲勒片区 , 2500亩黄金油桃林绿意葱茏 , 山坡一派生机盎然 。 崇山峻岭间 , 一幅绿色产业画卷正在延绵展开 。
“山窝窝”变成“金窝窝”——砚山县生态治理探索致富路
文章图片
“山窝窝”变成“金窝窝”——砚山县生态治理探索致富路】很难相信 , 几年前 , 眼前的这片绿地还是“九分石头半分土 , 还有半分露露头”的乱石旮旯 。 土地贫瘠、山大石头多、耕地面积有限以及严重的石漠化是制约当地群众发展的最大阻碍 。
过去 , 维摩乡是砚山县乃至文山州石漠化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 在维摩乡 , 守着石头山过了半辈子的村民不在少数 。 地块碎片化 , 不利于机械化种植 , 很多老百姓只能种洋芋、玉米等作物 , 效益低 , 没有自主产业 , “山窝窝”“穷窝窝”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
“山窝窝”变成“金窝窝”——砚山县生态治理探索致富路
文章图片
要发展 , 首先得找准产业 。 2017年 , 经过砚山县推荐引进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和云南彩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论证 ,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 , 筛选物种后 , 最终选择种植桃树 。 公司以“科研+企业+农户”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 探索石漠化种植技术 。 经过5年的发展 , 带动了1654户农户种植黄金油桃8000多亩 。 进入盛果期的桃林 , 果实总产量预计可达3000吨 , 每年可吸引富余劳动力4万余人次 , 仅务工一项就可助民增收600万元 。
“山窝窝”变成“金窝窝”——砚山县生态治理探索致富路
文章图片
“只怕种不好 , 不怕没销路 。 ”彩标农业负责人李彩标笑着说 , 得益于砚山的气候和环境 , 黄金蜜桃品质优、糖分高 , 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 每年成熟期不到就有客户提前预订 。 同时 , 基地种植的蜜桃可于5月上旬上市 , 弥补了市场空当 , 也具有明显的市场和价格优势 。
“山窝窝”变成“金窝窝”——砚山县生态治理探索致富路
文章图片
幕菲勒片区的变化 , 只是砚山县石漠化治理的缩影之一 。 近年来 , 砚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 把造林绿化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 让“山窝窝”变成“金窝窝” 。
来到维摩乡黑鱼洞村 , 精准灌溉、智能控制、无土栽培的现代化蓝莓种植技术在砚山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得到完美呈现 。 “发展数字化种植 , 不仅可以对蓝莓进行灌溉指导 , 还可以对蓝莓产品的全过程实现可控、可追溯 , 改变了以前只能‘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 实现产量与效益双提升 。 ”蓝莓基地项目负责人刘志远告诉采访人员 , 通过科技赋能 , 该蓝莓基地大力发展规模化、设施化、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种植 , 目前已建成集智慧化种植、分选包装、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 今年2月 , 该基地种出的首批优质蓝莓鲜果已经上市 , 主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型城市商超 , 产值达3000万元 。
“山窝窝”变成“金窝窝”——砚山县生态治理探索致富路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砚山县紧紧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目标 ,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 , 坚持以“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为引领 , 结合砚山实际 , 大力发展蔬菜、辣椒、水果、山地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 , 不断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建设 。 目前 , 砚山县累计建成绿色有机蔬菜基地7个、高原特色生态蔬菜种植园18个 , 100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4.12万亩 , 蔬菜类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共86个 , 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冬春蔬菜供应的主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