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命药”上市时差渐被打破,中国数据备受国际认可,肺癌创新药上市跑出中国“加速度”


中国|“救命药”上市时差渐被打破,中国数据备受国际认可,肺癌创新药上市跑出中国“加速度”
文章插图
陆舜教授
“中国数据”正在成就“中国速度” ,让更多创新药以加速度造福中国患者。
过去,国外创新药进入中国市场需要经过较长的审批时间,有的创新药在国外上市多年后才被正式引进中国,这个巨大“时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患者接受国际先进药物治疗的机会,甚至付出生命代价。随着近年来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救命药”优先审评审批政策不断完善,审批流程大幅提速,新药上市大约减少了三到五年的时间。在中国上市的创新药物,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数量持续攀升,进一步拓宽癌症患者及家庭的治疗选择,化解民生痛点。
“中国速度的背后,见证了我国医生团队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帮助中国数据在国际学术界大放异彩。尤其在如今发展迅速的肺癌免疫治疗领域,从近期的IMpower132研究可以看出,中国的临床专家团队正在与国家一起,为患者带来各种与全球同步的治疗方案,最大化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8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与多名专家在上海谈及全球创新药物在中国加速可及背后的原因,感慨万千。
免疫联合治疗重塑肺癌治疗格局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20年12月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癌症发病第一的仍是肺癌,新发病人数为82万;肺癌致死人数高达71万,占我国癌症死亡总数的23.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王宝成教授介绍:“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患者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亟待提高。”
肺癌治疗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传统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再发展到如今的免疫治疗。近十年,免疫治疗正在重新塑造肺癌治疗格局,特别是发病率更高的非小细胞肺癌,正经历着治疗方式的巨大变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曹邦伟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医疗团队瞄准肺癌的免疫药物研究,积极探索新的联合治疗策略和诊疗模式,为患者不断创造‘创新方案’,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权和药物可及性。”
随着全球对肺癌研究不断深入,如今多种联合治疗手段已成为一种趋势。典型的比如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标准治疗之一,可帮助患者长期生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操乐杰教授举例介绍,IMpower132研究就是阿替利珠单抗在肺癌一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之一,旨在探索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效果,随着研究数据的发布,免疫联合治疗将有望最大化免疫治疗的潜能 。
中国队列数据支持中国患者更大获益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临床医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与临床水平稳步提升,由中国医生团队参与的临床试验数据更多地被国外所认可。以肺癌领域的全球IMpower132研究为例,在其主要研究者陆舜教授及其团队的带领下,中国队列研究成功开启并纳入了163例本土患者。陆舜教授介绍:“中国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患者数据优于全球数据,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相比单纯化疗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7%,总体缓解率(ORR)为56.1%,远高于化疗,且安全性良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棣教授总结道:“IMpower132研究中国队列的中位PFS获益更明显,相信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创新免疫疗法可以与更多优质治疗方案强强联合,让肺癌的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先领教授同时强调:“伴随中国临床经验和数据不断积累,中国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无论从质量还是影响力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发挥卓越的影响力。不像过去只能参考欧美或日本的临床数据,如今正是因为有了属于中国的数据,我们广大的临床医生才更能评估药物是否真的能够为中国患者带来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