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在吃了生腌虾和血蛤后反复发烧 , 送医后检查得知他身体里有肝吸虫 , 肝胆位置发生病变 。 而这样的事在一些饮食习惯喜吃鱼生的人群或流行区域的人来说 , 这并不少见 。
文章图片
任何生物都可以有寄生虫 , 但大多数不会对人体有危害 , 从鱼类到感染到人类 , 并导致人生病的寄生虫主要是一些线虫、吸虫、肝片虫、绦虫等 , 这些寄生虫可出现在海水鱼和淡水鱼里 , 海水里盐分更高 , 能适应这种环境的寄生虫比淡水里少 , 但是它能在海水里生存 , 说明它的生命力与耐受力也更强 , 主要是野生鱼类 。 而人工养殖的 , 如果对环境要求很高 , 一般利用天然水库或地下清泉 , 可能感染寄生虫的概率较低 。
1874年 , 首次在一位印度华侨体内被发现该虫 , 当时这名患者被送到医院时 , 已经陷入了重度昏迷 , 经过仅仅两个小时的抢救 , 还是遗憾去世了 , 后来经过医生对其进行尸检 , 发现患者的肝脏和肝内胆管几乎布满了黑色的小虫 , 它们长10~25毫米 , 宽3~5毫米 , 像一颗颗葵花籽 , 把肝脏伤得千疮百孔 , 当时这还是一种从未被记载过的新寄生虫;
1907年 , 肝吸虫被命名 , 当时该虫被一位叫Looss的学者命名为华支睾吸虫 , 并沿用至今 , 但因为人们根据其成虫的寄生部位—肝内胆管内 , 给其起了个俗名 , 叫“肝吸虫”;
1908年 , 中国大陆首次报道了该虫的感染者;
1910年 , 日本学者小林睛治郎首先发现该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鱼类;
1918年 , 日本寄生虫专家武藤昌治发现该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螺类 。
1975年 , 在我国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的西汉古尸体内发现该虫的虫卵 , 说明这个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 。
文章图片
目前 , 肝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 , 包括中国、韩国、日本以及越南北部等国 , 全世界至少有3500万以上的人患病 , 且在流行区域内 , 如我国的珠三角部分县市 , 广州广西一带仍属于高流行区 , 其感染水平还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
肝吸虫成虫是雌雄同体的生物 , 能够自体受精或异体受精 。 每条肝吸虫一天可产卵1600~2400个 , 一周产卵超过20000个 , 一年产卵超过100万个 。 所以即使有一个虫卵滞留在胆管内被发现 , 其真实的数量可能也是相当惊人的 , 且随着粪便排出的虫卵也有很强的存活能力 , 看看我国西汉的古尸都还能找到虫卵 , 以此来看其生命力的强大 。
但是 , 虫卵变成成虫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 虫卵要经过三个宿主才能成虫 。
成虫在人或哺乳动物中产出的虫卵随粪排出体外 , 虫卵入水后 , 可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如赤豆螺、纹沼螺等)吞食 , 螺可产出很多成熟的尾蚴 , 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后 , 可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淡水虾所吞食 , 并以囊蚴结构主要分布于鱼肉和虾肉中 , 且囊蚴可在鱼体内存活三个月到一年 ,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会因吃了含有活囊蚴的鱼或虾而感染 , 幼虫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发育成童虫 , 童虫经过胆总管进入肝胆管约一个月发育为成虫 。
文章图片
从食入囊蚴到粪便出现虫卵约需要15个月 , 成虫寿命可达20~30年 。
肝吸虫是一种慢性病 , 感染者肝胆管的病变程度和临床症状的轻重 , 取决于感染该虫的数量和时间 。 病变主要由于虫体分泌物及代谢产物对机体的毒素作用 , 及其在肝胆内的机械性刺激引起的 。
- 吃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得脑梗死,这是真的吗?
- 肥胖的人,为何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看看吧
- 生吃蔬菜和煮着吃哪个更健康?快来看看
- 肥胖者为何更容易发生腹泻呢??快来看看
- 常吃花生比药强!那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养生家告诉你答案
- 每天坚持生吃一瓣大蒜,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快来看看
- 猴痘更容易攻击儿童?专家:所有人都应做好预防和控制
- 生活化减肥更容易坚持,照着吃就能瘦下20-30斤,快来看看
- 女生减肥的15条准则,帮你更容易瘦下来,快来收藏
- 秋天,气候干燥,养生吃它,帮你祛燥、减肥,成本才2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