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种|专访许速(下):互联网+医疗,绝不是将医疗行为“翻”到互联网如此简单( 二 )


病种|专访许速(下):互联网+医疗,绝不是将医疗行为“翻”到互联网如此简单
文章插图
上观新闻:您刚才提及了互联网医疗会催生出许多商业模式。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互联网+健康管理”是否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一种趋势?
许速:“互联网+健康管理”的特征是聚焦解决对居民危害高、风险大的健康问题,构建“互联网+健康管理”新模式,为健康管理赋能。这一健康管理优势在于,它颠覆了传统健康管理行业“体验性差、成本高,碎片化、获得性低,流程烦琐,未建立全程、闭环服务体系”等痛点,立足“早期干预、持续关怀、精准诊疗、全程管理”的理念,利用互联网整合了医疗健康大数据、前沿肿瘤筛查科技、优质医疗资源,实行互联网肿瘤早发现模式和高危指标管理。
“互联网+健康管理”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综合肿瘤防治解决方案,让患者做到“我的健康我知道、我拥有、我管理、我做主”,形成“优质、系统、便捷、经济、高效、个性化、互动式”的管理闭环,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健康管理链。
其实,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可以随时随地帮助用户进行健康管理和监控的应用程序。用户绑定应用程序后,每次进食、运动或者睡眠的情况都能通过数据监测及时反馈给使用者。用户如果关注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数据,只要严格控制饮食,对照应用程序的反馈,不用医生和外力的介入就能管理得很好。
人们可以从依赖医生进行健康管理的状态转变为通过互联网实现自我健康管理。医生则可以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建立系统档案,与应用程序进行数据共享和联动,从而提升管理效率、扩大管理面。
上观新闻:您提到了通过互联网实现自我健康管理的话题。实际上,采集并了解自己的健康数据对健康管理非常重要,对于全社会疾病的预防和早发现是否也能发挥关键作用?
许速:这样的尝试其实在上海多个区已经探索起来。例如在闵行区七宝、马桥、梅陇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只要刷医保卡或身份证,就能通过“智慧健康驿站”开展自助式检测,获取十几项体征指标。健康驿站通过智能化设备,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直接将信息系统记录在个人健康档案里,以供家庭医生就诊时参考。
病种|专访许速(下):互联网+医疗,绝不是将医疗行为“翻”到互联网如此简单
文章插图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高达300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已经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但早发现率仅10%。而在日本和美国,肿瘤早发现率达到90%和70%。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规划纲要,我们要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30年要将肿瘤早发现率提高到30%-40%。也就是说,未来10年间,超过2000万肿瘤患者将被早期筛查出来,平均每年200万人将得到更有效的救治。
怎样实践?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和“智慧健康驿站”等方式,在基层社区开展筛查评估早期大肠癌,已积累了一定经验,早期大肠癌发现率显著上升。
数据联通万物,带来便捷,突破壁垒,但关乎安全、监管等伦理讨论亦从未停止。
作为上海医改亲历者与实践者,许速直言,数据时代的来临势不可挡,不能因噎废食。怎样权衡新事物的利弊,最优化利用,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上观新闻:数字化转型在医疗领域突破了桎梏,带来极大便捷。但万事都有两面性,数字化医疗该怎样完善监管力量?
许速:以我们刚才说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例,这只是提供一种机制上的设计,引导定点医院和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向着规范、合理的方向转变,使医保基金在相对科学的情况下得到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