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奥密克戎较量的最后“战场”( 四 )


这是一个更有利于产妇健康的选择 , 但对于新冠时期的定点医院来说 , 意味着要时刻有人在舱内守候 , 准备接生 。
剖宫产手术时间可控 , 而为了等待产妇自然分娩 , 吴震溟给每一个班次上都排了具备专业技能的助产士和护士 , 以保证随时接生的能力 。
4月16日中午 , 孕妇有了生产的迹象 。 “进入产房准备后 , 医院专门要求护士全程一对一陪伴 。 ”助产士宋厚敏说 。
刚开始 , 产妇的情绪有些不稳定 。 因为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 , 总担心出生后孩子的安危 。 同样是母亲的宋厚敏对这种的心情无比理解 , 她想尽可能传递些力量 , 隔着两层医用手套 , 拉着产妇的手始终没有松开过 。
分娩的过程持续了12个小时 。
护目镜早就被汗水模糊 , 防护服里也湿透了 , 戴着N95口罩呼吸都很困难 。 但宋厚敏还是一直喊着“加油加油 , 再来再来”给产妇鼓劲 。 接生的时候 , 宋厚敏把产妇的手交给了另一位巡回护士 。 直到生产结束 , 产妇放松 , 护士才发现自己一直拉着的那只手被“握麻了” 。
“到最后我们也喊不动了 , 但能感受到人和人之间那种信任的关系建立起来了 , 你付出真心产妇能够感受到 。 ”宋厚敏说 。
17日凌晨 , 婴儿的啼哭回荡在医院 , 绵长有力 , 充满希望 。 定点医院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命 。
为了保护新生儿不受感染 , 宝宝没有和妈妈一起回到阳性环境的普通病房 , 而是留在了产房等待核酸结果 。 出生后的第一个24小时 , 孩子在产房中由每一班的护士接力喂养 。
妇产科里的医护大部分做了母亲 , 自从疫情暴发 , 参与抗疫就再也没回过家 。 看到别人的孩子 , 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孩子 。 “洗澡、抚触、喂奶、接种疫苗……我们都快养出感情了 , 想着把他留下来一直养大 。 ”宋厚敏笑着回忆 。
与奥密克戎较量的最后“战场”
文章图片
疫情期间在仁济南院内生产的产妇(受访者供图)
更多的孩子在亲子舱里得到“大白阿姨”们的照顾 。
占据四个楼层 , 总共7个病区的儿科病区是仁济南院成为定点医院后最先开舱的病区 。 这个体量庞大的亲子舱是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和仁济医院的儿科团队共同承担患者救治任务 。 最高峰的时候 , 收治了超过230个家庭 , 近500张床位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定点医院儿科病区护士长陆春梅4月5日接到通知要到定点医院支援 。 第二天 , 她和同事们带着儿童床和给孩子们准备的玩具、零食、小礼物赶到仁济南院 。
陆春梅所在的十楼东病区原先是成人病房 , 开舱前护士们一直忙碌到深夜 , 终于把整个病区里所有床铺准备好 。 每间病房里可以住三个家庭 , 每张大床旁都放置了一张小床 。
7日开舱后 , 第一批就住进来十几组家庭 , 病房里一下热闹起来 。 病区里70%的孩子都是3岁以下的幼童 , 最小的患儿刚刚出生25天 。 陪同孩子来的新手爸妈们自身也是新冠阳性患者 , 有些年轻的妈妈还在经历产后抑郁 , 低龄的婴幼儿基本上都是由护士们照顾 。
陆春梅记得 , “年纪最小的25天宝宝 , 一放下就哭 , 只能由夜班的三个护士整夜轮流抱着 。 ”
5.抚慰
在定点医院 , 医护的选择有时候并不发生在医治的时刻 , 但同样治愈患者 , 抚慰人心 。
五楼东病区里 , 一对年近古稀的老夫妻让乔跃华印象极深 。 老两口没有子女 , 老太太刚来的时候天天追着问:“护士长我会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