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图片中,患者这只输液的手上出现的骨筋膜室综合症和张力性大疱,如此后果严重、令人触目惊心的并发症竟然是由于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引起的!
文章插图
这是一位医护人员发出的图片,他(她)所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只有这张图,和“输液外渗造成的骨筋膜室综合症和张力性大疱”这几个又黑又冷又硬的大字。 这是一张足以让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敲响警钟,并引以为鉴的图片,我们今天把它晒出来,就是想让广大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药物外渗这样的不良事件,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药物外渗被定义为: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什么是静脉输液中的腐蚀性药物?不外乎血管活性药、高渗药物、化疗药物、血管刺激性药物这几种。
临床常用的高危药物有: 血管活性药: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高渗药:20%甘露醇、浓氯化钠、50%葡萄糖、脂肪乳、复方氨基酸、碳酸氢钠、3L营养液等。
化疗药:阿霉素、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长春碱类、氮芥、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 药物外渗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皮肤变化,表现为皮肤颜色变黑或起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严重者,须进行外科清创和植皮。尤其应该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不出现上述的症状,等到发现时,已发生皮肤组织受损,甚至丧失肢体功能。
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轻度: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如果上述这些高危药物发生外渗,且处置不当,很有可能发生图片中这样严重的后果! 护士在静脉输液时,要熟知药物的性状,严防外渗的,如若出现外渗,就是护理不良事件,处置不当,会造成外渗处组织坏死,甚至溃烂,易造成护理纠纷。尤其是一些化疗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好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严防药液外渗。
护理干预措施
(1)输注前告知 输注上述这些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注意事项,取得患方的配合。在血管选择上,避开关节等易“跑水”的部位,化疗、抢救时使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防止药物外渗。
(2)勤巡视勤观察 密切关注输注部位,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不能单靠输液管内有无回血来判断。
(3)正确判断有无外渗 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如外渗,按压可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询问患者有无胀痛。
(4)药物外渗的正确处理◎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药!
◎药物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热敷,50%硫酸镁湿热敷,促进扩散吸收。 ◎冷敷是为了抑制药物在细胞内代谢,但须在6h内进行,24h后热敷。但对长春新碱和血管活性药物则应早期采取保温、热敷,患肢抬高,以利局部肿胀的吸收。
◎局部封闭:0.9%Ns5ml+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在红肿皮肤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边退边注射药物,先把外渗区周边封闭起来,Qd,持续3-5天。
【 血管|触目惊心!一例静滴药物外渗造成的严重并发症】 ◎针对性处理:血管收缩药,应用热敷,从而促进药物吸收,尽快消肿。高渗药,立即停药,冷敷,局部封闭。化疗药物,根据具体药物选用合适的拮抗剂。
◎水疱的处理:多发性小水疱注意保持水疱的完整性,避免摩擦和热敷,让水疱自然吸收;大疱,应在严格消毒后,用针头在水疱边缘穿刺,将水疱的液体吸收,情况严重的,应由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会诊,跟踪处理。
- 排毒|女性要排毒,推荐多吃4种食物,养护皮肤,祛皱美容,血管更通畅
- 心脑血管|大荔中医医院脾胃肺病科“妙手回春”受到患者的称赞
- 心血管疾病|这个病还是“夫妻病”,你知道吗?
- 橙子是高血脂的发物吗?滋养血管,牢记“三吃、四不吃”
- 清理血管|高血脂的“劲敌”被找到,并非山楂,若你爱吃,血脂或乖乖降下来
- 血管|高血脂的“特效药”被发现,每天吃一点,血管通畅,血脂轻松降
- 补充|血糖的“抑制器”已找到,并非木耳,若你爱吃,血管或洁净如初
- 血管垃圾|不想血管被堵死, 这些食物要常吃,清理血管垃圾,降压又降脂
- 海绵状血管瘤|一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陷阱
- 血管|血管瘀堵会表现在指甲上!指甲变这样,离糖尿病并发症可能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