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作为一个中医小学生 , 文老师我的水平 , 并不高 。
尽管如此 , 还是有人愿意信赖我 。
有一回 , 一个朋友问我 , 说他的口水 , 似乎又酸又臭 , 还有点苦 。 他问我 , 这是怎么回事 , 是不是和牙疼有关系 。
我说 , 这个情况 , 考虑脾热 。 脾热 , 上犯于口 , 容易形成这个问题 。 如果要想改善的话 , 就用泻黄散加减 。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 , 也是源于平时的阅读和涉猎 。
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吧 。
话说有一个男子 , 当时是24岁 , 医案记载姓宋 。
这个人 , 两个月来 , 出现口水的异常 。 主要表现 , 就是量多 , 不一会儿就得吞咽一下 , 同时口水味道不好 ,发苦 。
白天的时候 , 他可以吞咽口水 。 可是到了晚上 , 熟睡以后的他 , 口水就不断外流 , 流到枕巾上 。
等口水污渍彻底干了 , 提鼻子一闻 , 味道还特别不好 , 干燥处硬邦邦的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此人曾经到口腔科求治 , 结果无功而返 。 后来 , 患者就去投中医治疗 。
刻诊 , 见患者脉象略弦实 , 舌色正常 , 舌苔薄白 。 细问得知 , 患者平素饮食较为随意 , 喜好吃香喝辣的 。
了解这么多信息以后 , 医家就说了 , 这可能是脾热所致 。 今后 , 务必清淡饮食 , 同时配合中药调治 。
于是 , 书方一首 , 但见——
防风6克 , 炒栀子10克 , 生石膏15克 , 丹皮10克 , 藿香10克 , 生牡蛎15克 。 所有这些 , 水煎服 , 每日一剂 , 一共开3剂 。
结果如何?三天后患者复诊 , 表示白天口水已经基本正常了 , 只是每天清晨的时候 , 口水还是稍多 。 但即便如此 , 口水不再发苦了 。
这时候 , 原方加入柴胡、茵陈各6克 , 又开两剂 。
最终 , 患者病情痊愈 , 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
这是一张老医案了 。 最初 , 曾经在1993年 , 于相关著作中披露出来 。 我觉得它很有代表性 , 所以收录起来 。
我简单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
其实 , 医案里这个患者的问题 , 属于涎液的异常 。 碰见涎液异常 , 中医会想什么呢?想的是脾 。 因为脾脏 , 在液为涎 。
脾出现异常 , 涎液就容易异常 。 脾虚的人 , 涎液失于固摄 , 所以容易多涎、外溢 。 另外 , 脾热的人 , 涎液也会疏布失常 , 导致多涎 。
那么 , 上文医案里这个患者 , 算不算脾热呢?当然算 。
首先 , 他脉象弦实 , 这个就考虑是不是热香了 。 其次 , 他口水发苦 , 浸渍在枕巾处还发硬 , 味道不好 , 这更说明是有热 。
结合患者平素的饮食习惯 , 我们可以断定 , 患者的问题 , 出在脾热上 。
既然有脾热 , 我们就要清脾热 。 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防风6克 , 炒栀子10克 , 生石膏15克 , 丹皮10克 , 藿香10克 , 生牡蛎15克 。
这个配伍 , 其实是泻脾散的加减 。
泻脾散 , 也叫泻黄散 , 是文老师最近经常说的一张方子 。 它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 基本构成 , 就是藿香、栀子、石膏、防风、甘草这几味药 。 它能干啥呢?主治口疮口臭、烦渴、口唇干燥、舌红脉数等脾胃伏火证 。
- 饮食习惯|咸鱼腊肉很好吃,但吃多了真的会致癌?牢记3点,或无后顾之忧
- 低脂饮食不等于清淡饮食
- 饮食|正糖名家提醒,糖尿病这些误区不可不知!
- 饮食|人过50岁,膝盖疼,走路难?这4个要点要谨记,让膝盖多用20年
- 饮食习惯|头晕,走路不稳是怎么回事?与什么原因有关?建议了解
- 因为|糖尿病并非不许吃喝,饮食做到这5点,血糖不会差
- 神经元|吃得不对会“变笨”!饮食做到这几点,大脑更年轻!
- 猪大肠|洗猪大肠加醋洗,这是错误的,难怪洗了还那么臭
- 吃盐|孩子的饮食该如何合理添加盐、糖?
- 饮食|患有慢性肾炎,饮食要牢记这4点,以免增加肾脏负担,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