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罕见病如何破解确诊难?医保如何更兼顾罕见病患?( 三 )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 崔丽英:还有患者本身 , 比如说到我们这看了 , 我们给他已经确诊了 。 但是患者他还想再到别人家再看看 , 协和看完宣武看、宣武看完天坛看、天坛看完北京三院 。 走了一大圈 , 到上海再看一下 , 这个也会延误诊断 。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 崔丽英:除了大家会看常见病 , 像我们协和医院的神经科大夫 , 就是各种罕见病你都要有这种诊断能力 , 很多病都牵扯到好几个科室 , 大家意见又不在一块 , 到底怎么处理不知道 , 特别复杂的罕见病 , 那我就会预约MDT(多学科会诊) , 然后安排各个学科相关科室来一起讨论 , 从罕见病角度 , 我们每个周四都有这样的会诊 , 今天就会决定他应该不应该做手术 , 下一步怎么处理 。 一个中午的时间 , 就解决了多学科的问题 。
从超过2万个基因的人类基因组中 , 找到致病基因元凶 , 犹如福尔摩斯断案 。 2019年 , 为解决罕见病早发现、早诊断、能治疗、能管理目标 , 国家卫健委决定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 作为国家级牵头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日前宣布该网已建成 , 而其以MDT即多学科会诊为基础建立的首个国家罕见病会诊平台 , 召集20多个学科、250多名专家 , 已为上千名患者将确诊时间缩短到平均4周 , 花费降低90% 。 诊疗之外 , 多学科会诊的重要功能就是教学 , 每次约有50个医院在线学习 。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 崔丽英:对罕见病的罕见经验还有检测手段 , 这是我们医务界本身问题 , 无论是临床经验也好还有诊断技术也好 , 要进行培训 。 因为医学毕竟是经验的医学 , 我们有很多医生 , 他在协和医院学习期间 , 他见过一例 , 回当地看病的时候 , 比如说罕见病 , 他一看这个怎么像个罕见病 。 所以像基层医院 , 其实要对罕见病要进行宣教 , 对有些罕见病他们能够怀疑 。 然后他们及时转诊 ,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基层医生 , 都能诊断罕见病 , 但是诊断明确以后回到当地 , 他们可以进行随诊、后续开药、照料 , 我觉得这个就很好了 。
白岩松:被确诊了罕见病 , 往往对患者和背后的家庭来说都是晴天霹雳 , 摆在他们眼前的大多就是两个问题:这病能治好吗?我们治得起吗?事实上 , 治疗困难和治疗费用高 , 也是大多数罕见病患者的痛点 。 目前 , 全球大约只有5%至10%的已知罕见疾病有药可治 , 而治疗罕见病的这份“孤儿药”往往又费用高昂 。 面对好不容易才被确诊的罕见病 , 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
保基本优先的医保 , 如何更兼顾罕见病患?
本周五上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吴志英主任照常开诊 , 和罕见病打了三十年交道的她 , 明年将在浙大二院建立起全国唯一一个罕见病病区 , 与她的病患战友们一起 , 共克罕见病 。
浙大二院罕见病诊治中心主任 吴志英:罕见病之前 , 因为它的发病率特别低 , 可以诊断治疗罕见病医生就更少 。 所以你一定要有这种特殊的专家团队 , 来看这些病 , 给病人更大的帮助 。
目前 , 全球能够被诊断出的罕见病约有七千多种 , 三年前中国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时 , 涉及了121种 , 仅是七千多种中的冰山一角 , 这样的数据背后 , 折射出了罕见病治疗困难的现实问题 。
浙大二院罕见病诊治中心主任 吴志英:全球的七千到八千种 , 这是大家都公认的数据 , 我们中国也有这么多病种 , 并不是说中国只有121种病 , 不是的 , 中国也有这么多病 。 这121种当时是经过专家讨论以后列下来的 , 就是针对一些 , 一个是可诊可治的 , 还有就是相对常见的 , 就是我们能够尽快解决问题的罕见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