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饭株”“文曲株”层出不穷,莫把感染新冠“娱乐化”

“炫饭株”“文曲株”层出不穷,莫把感染新冠“娱乐化”
文章图片
□张雅琪(西南财经大学)
12月19日 , “这个毒株应该是文曲株”词条登上热搜 , 不难发现 , 打开各种社交平台、朋友圈、微信群流传着:刀片株、炫饭株、学习株等不同说法 。 这些稀奇古怪的命名 , 大部分是网友根据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表现戏谑来取名 , 所谓“不同的毒株”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 , 只是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上有差异而已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昌惠指出 , 感染奥密克戎整体表现规律为:感染早期可能会有1至2天的发烧 , 之后就会以呼吸道、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 3至5天基本缓解 。 基于国内外的数据报道 , 奥密克戎变异株总体来说 , 重症率已经较之前的原始株、德尔塔株明显下降了 。 因此 , 感染的是奥密克戎的具体哪个变异株 , 对人体的影响总体差异不是很大 。 挑个“温和的毒株”产生抗体可行吗?是否有更加“温和”的毒株 , 仍有待于更多循证医学的佐证 。
“炫饭株”“文曲株”层出不穷,莫把感染新冠“娱乐化”】“炫饭株”“文曲株”等“xx株”命名方式是新冠感染者的一种自嘲式的乐观情绪表达 。 新冠感染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定义病毒给自身带来的不同感受 , 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图文 , 衍生出了“鲁迅体”等毒株症状命名 。 这些命名并不仅仅是网友们的融梗 , 更多地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们提供了自我安慰的宣泄口 , 在提供交流的社交平台中 , 有了这一种苦中作乐式的病友互相感慨 , 是对抗疫情的勇气力量 。
心理学上 , 焦虑源于对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性 。 而不确定性 , 会带来不安全感 。 对于未感染的人来说 , “感染”的情况和后果是不确定的 , 充满未知与摇摆 , 而每个人对于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都不尽相同 。 这种“新冠的预期性焦虑”会导致对身体感受的过分关注 , 比如出现类似症状怀疑自己被感染 , 频繁量体温、测抗原的“幻阳症”心理焦虑 。 即使结果为阴性 , 依然担心或坚定自己被感染 , 或者疯狂囤药、囤抗原检测、防疫用品等 。
这种焦虑性的表现则扩大了渲染新冠“娱乐化”的可能性 。 继“异地抢购退烧药攻略”后 , 小红书平台“成人使用美林攻略”争议纷起 , 更多的有为博取流量而发布误导视频 。 诚然 , “异地抢购退烧药”折射的是买药难这一供需关系的困境 , 却与合理备药的初衷及医疗资源均衡背道而驰 。 过度强调或弱化感染新冠这件事 , 都会带来相当程度的反作用 。 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中 , 正确的科普似乎被应接不暇的“梗”淹没了 , 萌化的“炫饭株”卡通图案在传播乐观有趣的同时 , 也一定程度地减轻了大家对于感染奥密克戎的认真对待程度和警惕性 。
“炫饭株”“文曲株”这些折射乐观抗疫的命名 , 更反映出人们希望驱散病痛的积极心理 。 摒弃娱乐化的曲解 , 亟需正确科普传播 , 科学地将症状准确描述传达 。 我们相信 , 以科学理性的心态共同抗疫 , 凛冽的寒冬终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