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 三 )


学 术
与时俱进 业贵专精
继承创新 发展理论
周仲瑛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善于综合应用各家学说之长,从实践运用中提出新的论点和治法 。在研究流行性出血热时,周仲瑛综合温病、伤寒等各家学说,提出“热毒、瘀毒、水毒”的“三毒”理论,并针对出血热各个病期的病理特点,提出“病理中心在气营,重点为营血”的新论点,按此治疗,疗效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对厥脱证(即休克)的研究中,周仲瑛提出“气滞络瘀、内闭外脱”为其基本病理特点,首创气血同治,行气活血与扶正固脱合法,并创制辨证系列注射剂,治疗136例,病死率为4.41% 。在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中,周仲瑛认为“瘀热水结、阴津耗伤”是其病机、病证特点,确立泻下通瘀、滋阴生津治法,研制成泻下通瘀合剂,治疗202例,显效率88.6%,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的42.9%和78% 。周仲瑛对病理因素的复合致病现象有深入研究,其中历时最久、范围最广、成果最著者,当属“瘀热”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周仲瑛就曾对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发现了许多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的患者同时具有血热证和血瘀证,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 。为探求其内在规律,他通过复习有关文献,推求病机,并在临床进行反复验证和实验研究,最终明确提出“瘀热相搏”这一临床常见证候 。“瘀热”除了具有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的致病特点外,尚具有自身特性 。周仲瑛带领团队从理论、临床和实验三方面对“瘀热”之中的五大常见证型——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证、瘀热发黄证、瘀热水结证和络热血瘀证,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显示了中医以“证候”为中心的研究特色 。临床实践证明,以此理论指导处方用药,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瘀热相搏证,如流行性出血热、伤寒、支气管扩张、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糖尿病等,临床疗效显著 。“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知常达变,法外求法臻化境;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绽奇葩 。”是周仲瑛在80大寿上所题,这是他在治学科研过程中的座右铭 。
传 承
青胜于蓝 春满杏林
桃李无言 下自成蹊
“初见周老师,我真的是战战兢兢!”已经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的陈文垲这样表述他当初面试时的心情 。“当时觉得做周老的学生太难、太累,不如别人轻松 。但回过头来,发现那几年的功夫绝没有白下 。读了不少医书,整理了许多医案,对中医的感悟和临证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仅仅是陈文垲,周仲瑛的学生大多有这样的感觉 。周仲瑛在学术上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 。他认为作为中医的研究生,一定要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要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要做到知常达变,学以致用 。研究生一入学,他就会推荐一些必须研读的中医典籍;3年期间,他要求学生每周必须随其上门诊抄方2~3次;每个学期要上交5~10篇医案总结或学习心得 。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他都要认真审阅,仔细点评 。对于论文和科研,要求更为严格 。强调临床病历必须详细记录病人的真实情况,复诊时如实记录服后的临床效果,好亦录之,不好亦录之,决不弄虚作假 。他非常重视中医学科的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创建内科学总论——辨证论治纲要,确立了以脏腑为辨证的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分化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周仲瑛于1988年即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中医内科急症学课程,并主编《中医内科急症学》教材,在本科班、专业证书班、研究生班及全国进修班进行系统讲授 。他还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组建了中医急难症研究室,创建了中医内科急症学科 。以后,该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在担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近9年的时间里,周仲瑛始终以发展中医为己任,坚持走中医特色的办学方向 。从主编一大批全国统编教材,到对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从主张师承教育作为院校教育最有益的补充模式,到倡导开办研修班、进修班,强化中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从促成和带动了对一批老教授的经验传承,到带领老一批专家完成对《中华本草》、《中医方剂大辞典》等巨著的编写,以及加强中医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探索等等,周仲瑛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周仲瑛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3年开始指导博士生 。几十来,他以独特的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事业的栋梁之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周仲瑛培养的这些学生,都己成为中医学科领域的骨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