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治“大便先干后稀”的方子!健脾+渗湿,整理肠道环境,请学习


健脾|治“大便先干后稀”的方子!健脾+渗湿,整理肠道环境,请学习

文章图片


健脾|治“大便先干后稀”的方子!健脾+渗湿,整理肠道环境,请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字 , 我想和你聊一个老话题 ,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 , 大便先干后稀 。
这个事儿 , 说实话 , 文老师以前还真就没太在意 。 后来 , 为此咨询我的人越来越多 , 我这才重视起来 。
啥叫先干后稀啊?说白了 , 就是前半段 , 或者开头那部分 , 是干的 , 有模有样 。 但是到后来 , 就坏了 , 变成了稀便、溏便 。 干稀结合 , 所以叫先干后稀 。
这个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大多数人认为是脾虚湿盛 。 事实上 , 也的确如此 。 但是脾虚湿盛究竟是怎么引起大便先干后稀的 , 似乎很少有人讲过 。 我在这里给你讲一讲 。

我们都知道 , 我们吃进来的食物 , 首先要到胃里头 。
经过胃的腐熟 , 食糜进入小肠 , 开始接受消化 。
中医理论中 , 食物到了小肠 , 脾的运化工作就全面开展了 。 其中 , 食物中的精华部分 , 即精微物质 , 在脾的升清作用下 , 被输布到身体各处 , 其中以肺为重点 。 另外 , 食物中的糟粕部分 , 就继续往下走 , 来到大肠 , 最终变成粪便 。
但是 , 如果我们的脾 , 虚了 , 无法很好地升清 , 这就意味着被送到小肠里的食物水谷 , 无法被完全运化吸收 , 相反 , 其中的水湿之气掺杂在食物里 , 一股脑儿地往下走 。 清气不升 , 则生飧泄 。 于是 , 人就开始出现便溏、大便稀薄的现象 。
不过 , 虽然这个时候脾虚了 , 但是人家不见得完全无法行使运化之能 。 当它的运化行使得相对较好的时候 , 大便就相对成型 。 因此 , 这就出现了部分人 , 大便先干后稀、前半段正常后半段便溏的现象 。


我这么说 , 你懂了吧?

可见 , 要想改善这个问题 , 就必须健脾 。 通过健脾之法 , 让脾的运化之能得到恢复 , 这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
那么 , 我们如何来实现这个目的呢?一般来说 , 中医人会想到参苓白术散 。 我们看一下——
莲子肉9克 , 薏苡仁9克 , 砂仁6克 , 桔梗6克 , 白扁豆12克 , 白茯苓15克 , 人参15克 , 炒甘草10克 , 白术15克 , 山药15克 。

这是参苓白术散的原方、基本标配 , 是教科书上的标准用量 。 临床应用中 , 医师常有加减 。
其中 , 山药、白术、甘草、人参、白扁豆、莲子肉健脾益气 , 茯苓和薏苡仁健脾利湿 。 砂仁一味 , 可以行气化湿 , 令补而不滞 , 同时兼能止泻 。 桔梗 , 载药上行 , 使得所补脾气上达于肺 , 改善脾肺之不足 。
这么一来 , 患者的脾气得到加强 , 运化之能得以提升 , 水湿之邪得到化解 , 大便先干后稀的现象 , 自然可以改善了 。
我把这个道理简单地为大家说一说 , 算是一种解惑吧 。 希望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 , 能从中受到一点启发 , 找到调治疾病的方向 。 大便先干后稀而属脾虚湿盛的人 , 主要特点还包括:舌质偏淡 , 舌苔偏白腻 , 偶尔肠鸣 , 大便次数增多 , 或食欲不振 , 或饭后腹胀 , 有些人会伴随乏力 , 脉象偏于虚缓、细滑 。
【健脾|治“大便先干后稀”的方子!健脾+渗湿,整理肠道环境,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