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双11”疯狂囤购健康消费品,谁在加剧我们的健康焦虑?


直播间|“双11”疯狂囤购健康消费品,谁在加剧我们的健康焦虑?
文章插图
“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深的夜;吃最贵的保健品,点最便宜的外卖……”这句流行语形象描绘出当下很多人对于养生观念的重视以及真实生活的反差。今年“双11”从11月1日开启第一波预热,人们对于健康消费的热度持续提升。天猫医药健康数据显示,在商品预售开始的1小时内,800余间销售直播间内,防脱发产品、营养素补充剂、益生菌等健康消费品成为疯抢产品。
人们对于健康消费的热衷超乎想象。一些健康消费品能抗衰老、抗氧化,或能保护血管、能抗癌等功效被炒作与发酵,再搭配上直播间、网购平台限时限量降价购买的紧张气氛,消费者或陷入了“他买我也得买,不买就错过”的焦虑之中。
“囤”健康 成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平均下来,我每个月都要花费几百元买保健品、营养品,‘双11’为了囤货,把未来几个月的保健品也买了。”济南白领小蔡向采访人员展示她今年“双11”的购物车,从维生素、葡萄籽,到护肝片、褪黑素,功能从美白养颜到助眠、防脱发,一应俱全。
吴女士今年刚毕业步入职场,对于自身健康也十分关注,在这次“双11”购物节中她购买了价值3000元的体检套餐和价值6000元的九价HPV疫苗。此外,数据显示,购买孕产康复仪、家用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人也不在少数。
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元。据天猫医药健康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天猫“双11”预售期间,中药下单人数同比增长近4倍,其中,80后90后人群占到近六成,除了中医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之外,相较于去年天猫“双11”,今年滋补经典方成交额同比增长近3倍。而据阿里巴巴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DT财经发布的《天猫双11十年洞察:新消费时代到来》报告,从2013年—2017年的“双11”成交金额来看,医药健康是5年间增速最快的行业。
通过对历年消费者购物车里商品的变化分析,品质消费正在逐渐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投向了健康、家装、文化消费等和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领域,其中“健康”品质消费正悄然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当人们被问及“人生中重要的事”,排名前三位的选项依次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心理健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和家人健康无忧,因此对于健康方面的消费也是值得的。”小蔡说,但她同时也表示,“直播间什么卖得火就想要跟风了解一些,大家都选择的,应该不会错。”儿童营养补充“焦虑”是真能补还是智商税?
打开各大电商平台网站,各种儿童营养补充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补钙的、补锌的、补铁的……在商家的强烈攻势下,部分家长陷入营养补充“焦虑”,对照保健品宣传语查找孩子的健康问题,总觉得自家孩子“缺点儿什么”。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可以分为七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水。”天津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赵煜介绍,市场上针对儿童销售的营养补充剂主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两大类。像比较常见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属于维生素,而钙、锌、镁等属于矿物质。
面对如此庞大的维生素“字母表”和矿物质“元素周期表”,绝大多数爸妈恐怕都有点儿蒙。
“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婴幼儿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赵煜解释,而市面上多数儿童营养补充剂都是可补可不补。比如像铁、锌元素,完全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取,镁、磷和维生素K通过口服补充的效果非常差,很难被消化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