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让烧烫伤远离孩子(健康直通车(第71站))( 二 )


“根据规律 , 烧烫伤深度一旦达到深Ⅱ度以上 , 大部分患者在创面愈合后会出现持续性瘢痕增生 。 ”孙便友介绍 , 瘢痕是创伤后正常皮肤组织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 , 是创伤修复的产物 。 任何创伤的愈合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 , 但是烧烫伤瘢痕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头面颈部等身体裸露部位的瘢痕增生 , 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五观变形、容颜损毁;跨关节的瘢痕增生 , 可能造成患者身体运动功能障碍 , 甚至终生残疾 。
“烧烫伤发生在从头到脚的各个部位 , 都可能造成功能障碍 。 ”孙便友介绍 , 面部烧伤可能导致小口畸形 , 颈部烧烫伤可能导致颈胸粘连 , 躯干烧烫伤可能导致腋窝粘连 , 手臂和下肢烧烫伤可能导致手畸形、膝关节屈曲畸形、足畸形等 。
不同于正常的皮肤 , 严重烧烫伤后的皮肤无法分泌油脂、排汗排毒 , 增生的瘢痕组织里毛细血管非常丰富 , 患儿会感到奇痒难耐 , 非常难受 。 除了生理痛苦 , 严重烧烫伤还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心理创伤、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 社会也将面临烧烫伤患者的医疗、教育、就业、婚姻等一系列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现实问题 。
“一定要听取医生建议 , 积极进行瘢痕预防和康复训练 , 尽可能减少瘢痕发生 。 ”孙便友介绍 , 瘢痕预防常见的方法有压力治疗 , 通过压力抑制毛细血管瘢痕增生 , 按照“早、紧、持久”的原则使用 , 会有较好的疗效 。 对于烧烫伤容易发生功能障碍的部位 , 医生会建议定制支具用来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 。
储备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2014年9月 , 胡亚捷和孙便友发起成立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 , 主要救助因烧烫伤留下瘢痕而无力继续治疗的患儿 。 基金发起后 , 成功救助了一些患儿 。 但渐渐地 , 两人发现 , 前来求助的人越来越多 , 公益基金对于被救助者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 。
“两年后 , 我们意识到这样治标不治本 。 ”胡亚捷说 , 儿童烧烫伤最主要的原因是看护人缺乏警觉 , 缺少正确的烧烫伤预防知识和急救方法 , 只有关口前移 , 从源头抓起 , 才能逐渐减少烧烫伤的发生 。
2016年 ,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转向预防儿童烧烫伤宣传教育 , 组织团队、聘请专家 , 推广普及预防烧烫伤知识和急救方法 。
“烧烫伤发生后 , 第一时间要做好烫伤急救五步骤:冲、脱、泡、盖、送 , 就能将伤害降至最低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军说 , 发生烧烫伤后如果第一时间冲了凉水 , 就意味着患者在最佳时间里阻止了烫伤深度的进一步发展 , 但如果第一时间直接送到医院再处理 , 患者就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 , 恢复效果会差很多 。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秘书长张代玉介绍 ,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烫伤急救五步骤 , 该公益基金找专家把关、找专业团队研究开发出“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系列科普视频 , 目前课程内容已经迭代至3.0版本 。 课程通过卡通形象“烫烫小怪兽”“皮皮小超人”导入健康安全概念 , 将科普知识转化为可视化易理解的儿童语言 。 同时 , 公益基金还自主研发了系列科普工具包、教具教案 , 采用动画片、绘本故事、情景剧、舞蹈歌曲、迷宫游戏等丰富形式 , 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引导儿童掌握自护与自救知识 。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主任汤静介绍 , 截至今年10月 , “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已累计在1680所学校、幼儿园、社区、单位等进行宣教 , 直接受益儿童达53万 , 间接受益儿童及家庭150万;团队在全国培训公益宣导师6000余名 , 开发了适应城市、乡村、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化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