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脂|十个月减重40斤,一年不反弹,我是这样做到的( 三 )


而在一场10公里测验的“最大强度”训练中 , 训练效益集中体现在“显著提高有氧适能 , 维持高强度训练能力” 。

既然它是尽力跑1小时 , 自然与图2中的1小时3区跑的效益不同 , 它几乎是高强度 , 心肺锻炼也比图2中的1小时3区跑更大 , 但还是不如图1的2小时慢跑 , 对心肺的效益更好 。
从上面三场不同的训练 , 得出两个很显著的结论:

1、训练强度越大 , 对提升肌肉耐力的作用越大 , 提升有氧代谢能力作用越大;
2、强度越小 , 时间越长 , 对心肺功能的提升作用越大 , 且燃脂能力比例越大 , 提高燃脂能力的效果越明显 。
多吃多练
回到开头那句老生常谈:摄入小于消耗 , 就能减肥 。
那什么叫摄入小?相对于哪个消耗而言?消耗能力会不会随身体状态和年龄而变化?消耗与摄入的平衡点会不会变动?
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 。 生活中我们说家庭收入和支出 , 做到收支平衡 。 那么是多挣多花呢 , 还是少挣少花?
1、平衡点是会变动的 。
人的健康状态 , 基础代谢高低 , 都会影响平衡点 。 健康状态好 , 平衡点就高 , 适当多摄入也达不到堆积的标准 。 基础代谢低 。 平衡点低 , 稍微多吃一点 , 就长肉 。
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中 , 肌肉很重要 。
肌肉占比越高 , 每日的基础代谢就高 。 相对于肌肉少的体质而言 , 肌肉多的身体 , 其摄入与消耗 , 就相当于“多挣多花”的平衡格局 。
2、“吃”不一定表示“热量堆积” 。
如果长期饥饿 , 身体会得到“饥荒”的信号 , 因此 , 在尽量用最小的支出维持基本生命状态的同时 , 一旦有机会得到补充 , 就会“拼命地”补充、堆积营养 。
也许有的人说 , 那好啊 , 这样吃下去的东西 , 里面的营养物质尽量吸收 , 不浪费啊 。
但是 , 你要知道 , 这时候身体的管理系统 , 对身体的能量供应 , 是按照“饥荒”时期来实施的 。 换言之 , 固然是吃下去的东西都当营养吸收了 , 没有造成浪费 。 但是身体也只是以维持在基本生存状态的条件下运作 , 而且很容易反弹 。
我们去看节食的人 , 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身材瘦了 , 但是与那种能吃能动的人比起来 , 就是差一种精神 。
要打破这种身体“少挣少花”的局面 , 只有“经常吃” 。
少吃多餐 , 把一天安顿的摄入分在5-6顿吃 。

我在去年的2-4月份 , 是减肥最有效的时期 , 5月份达成第一个阶段目标(减重30斤)的到达点 。 后来到7月份 , 又达成了额外的10斤任务 , 总减重40斤 。
回想起那段时间 , 早餐午餐正常 , 晚餐时主食减少 , 不超过一碗 。 吃菜因为我喜欢素食多一些 , 所以有机会摄入大量的素菜(早上拉完长距离回来 , 我经常煮菜汤喝 , 喜欢得很) 。 家里的蛋白质来源 , 主要是牛肉、鸡蛋这些普通食材类 , 很少吃猪肉(最近猪肉很便宜 , 有时候酱个排骨给家人改口味) 。
那段时间 , 因为疫情 , 基本上禁足 , 在家训练为主 。 力量练习很容易饿 , 所以训练结束后 , 都会吃 。 这样往往变成一天吃5-6顿 , 平时饿了也随时吃 。

当时我并不知道“少吃多餐”符合科学原理 。 但是因为正餐吃得少 , 而训练过程中总在吃 , 客观上形成了少吃多餐的格局 。

后来去学习前人的经验 , 发现又一个歪打正着 , 非常符合科学 。
3、少吃多餐为什么科学?
(1)营养均衡补充 , 有助于保持身体需求的平稳 。 如果有大吃——大饿这种情况存在 , 身体就会误以为要闹“饥荒” , 就会一方面缩减能量开支 , 一方面在有机会摄入的时候 , 大量囤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