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慢性肾病!梅花居然还有防治酸中毒功效

【防治慢性肾病!梅花居然还有防治酸中毒功效】防治慢性肾病!梅花居然还有防治酸中毒功效

文章图片


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正逐年增高 。 来自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 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已从10%上升至13% 。 慢性肾病患病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 , 其中1~4期慢性肾病患者数量超过了慢性肾病5期患者 , 且可达后者的50倍 。
我国慢性肾病患病率约为10%有研究提示 , 2006年有超过36万的慢性肾病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 , 而之后的3~4年内 , 这一数值将增加1倍 。 肾脏是调节机体酸碱平衡重要的器官之一 , 而代谢性酸中毒是慢性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 。 在慢性肾病2期 , 患者即出现肾小球滤过的酸性代谢产物减少 , 产生磷酸根、硫酸根、乳酸、尿酸等固定酸的滞留;而随着慢性肾病的进展 , 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逐渐增多且逐步加重 , 几乎所有慢性肾病5期患者均发生酸中毒 。 近年研究发现 , 代谢性酸中毒是介导慢性肾病进展的因素之一 , 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对于延缓慢性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慢性酸中毒与慢性肾病存在着紧密联系 , 当肾小管排出氢离子和氨离子减少时 , 钠氢交换减少 , 导致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充分地回收并被大量排出体外 。 笔者科研团队采用自由饮服0.28mol/LNH4Cl成功构建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大鼠模型(chronicmetabolicacidratsCMA) , 并通过灌胃梅花总黄酮考察其对于CMA大鼠血液酸化和肾脏病变的防治功效 。 给药后 , 试验组大鼠血液的pH值均上升(P0.01)表示梅花总黄酮有效减少了CMA大鼠体内酸性物质的积累 , 减轻了肾脏的负担 。 结果表明 , 梅花总黄酮可以显著提高酸中毒大鼠血液pH值、血浆碳酸氢根浓度、实际碱剩余和血浆总二氧化碳浓度;能降低血清、尿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及血清、尿蛋白中的尿素氮浓度;促进肾脏对钠离子、钙离子的重吸收(P0.01或P0.05);能防止肾小管扩张 , 防止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能抑制肾小球增大和系膜细胞增生 。 因此 , 梅花总黄酮具有防治酸中毒的功效 , 并可通过纠酸防治慢性肾病 。
营养学界有一句名言:食物本身并没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 而饮食(合理或不合理的食物组成)才对健康有影响 。 关于食品的酸碱属性及其对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 , 目前许多的人体及动物实验的结果并不太-致 , 且多为短期观察实验 。 因此饮食对人体酸碱平衡影响的科学评价还需要长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来支撑 。


本书旨在弘扬中国传统的梅文化及其青梅产品的健康效应 。 在我国 , 青梅果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小种类的果品 , 开发利用极其有限 。 例如对青梅的保健功效的研究仅限于对青梅炮制品乌梅的临床应用上 , 而对梅树非果部位(花、枝、叶等)中所含的生理活性成分及功能作用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 。 本书相关章节着重介绍了笔者科研团队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 , 表明青梅非果部分 , 尤其是梅花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 梅花中的有效成分在活肤美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防治、慢性肾病的预防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 国色天香的梅花积淀着深厚的梅文化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 在天然产物领域可说是独一无二的“高大上”品牌 。 正如宋代范成大《梅谱》开篇所说:“梅 , 天下尤物 , 无问智愚不肖 , 莫敢有异议 。 ”让我们共同期待古老中国的梅在21世纪的人类大健康产业中绚丽绽放!
文章出自《青梅与人类健康》 , 张英、来梦婕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书号:ISBN978-7-5067-7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