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臭臭”离开身体后,如何找到自己的粪生价值?( 二 )


粪菌移植市场应有严格准入制度
李曦表示,截至去年,国内已有90多家医院开展了粪菌移植治疗。“粪菌一般会被制成菌液和胶囊两种形式使用。‘粪便胶囊’在国内研发还不成熟,所以目前主要通过内镜下喷洒粪菌或经内镜下置管的方式进行粪菌移植。”
“通过内镜做粪菌移植的患者会比较辛苦,如果能使用胶囊治疗,这会便利很多。”李曦和何敏均表示,在内镜下做粪菌移植成本较高,从购买粪菌,到粪菌移植,再到复查,整个治疗过程需要过万元的费用。
谈及购买粪菌,何敏进一步介绍说,目前南京和广州都有医院建立了粪菌库,做粪菌移植的患者一般会从医院的粪菌库购买粪菌。
据媒体报道,2012年中国第一个医院粪菌库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立;2015年,粪菌库“升级”为“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这也是亚洲第一个面向异地提供救治服务的粪菌库。2016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华南地区率先引进粪菌移植技术,目前已建立了标准化“粪菌库,也是中国第四家粪菌紧急救援应急库。
对于有企业招募供体捐粪便的现象,何敏认为,企业开展粪菌移植研究应通过国家有关单位认证,从而保障粪菌的质量。“这个市场需要建立起严格的准入制度,如果市场乱套了,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据了解,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曾于2019年发出警告,两名患者移植未经抗药细菌检验的粪菌后引发严重感染,并造成一人死亡。问题出在收集粪便的流程上,捐粪者的粪便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菌群检测,而在严重的感染问题发生之后,医疗机构回头检测了这位捐粪者的粪便,发现正是来自其粪便的多重耐药菌导致了两名患者的感染和极为严重的后果。当时,美国停止了一系列相关的临床试验,直到研究者们可以证明他们已制定严格流程,筛掉含有有害微生物的捐赠粪便。
“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因为现在粪便捐献和检测流程是非常严谨的。”李曦说,目前对于供体及其粪便的检测已达到几百项,包含病毒、细菌、传染性疾病等方面。但是,人体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健康状态,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争议。因为菌群结构与地域、人种等有一定关系,不同健康个体捐献的粪菌的结构也不同,对于健康状态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李曦表示,未来也许会把肠道菌群全部分离出来,并按照某种配比组合成一种健康菌群,加以培养繁殖。到那时候,就不再需要供体捐献粪便了。
内容来源:读特 采访人员 陈雯莉
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