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医学笔记︱“直肠侧韧带”真的存在吗?!( 三 )


文章图片

图(5):左侧Toldt's筋膜和Gerota筋膜(来自于孙锋医生手术视频库)↑↑↑
正因为覆盖在消化管道表面的原始腹膜是连续的 , 所以 , 原肠表面的小血管未发生形态的改变 , 比如:直肠、结肠固有筋膜以及腹膜表面存在有诸多的小血管 , 在手术过程中这些小血管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 有研究表明 , 这些小血管及毛细血管位于腹膜间皮下方的间质中 , 在腹膜筋膜上可观察到小血管的1~4级分支 , 沿腹膜下走行 , 也观察到存在动脉或静脉的吻合支[6] , 如下图(6)所示 。
肠系膜|医学笔记︱“直肠侧韧带”真的存在吗?!
文章图片

图(6):原肠表面的小血管(来自于孙锋医生手术视频库)↑↑↑
在图(6)中 , 我们发现:无论是红色箭头标记的结肠腹膜的小血管 , 还是蓝色箭头标记的Toldt's筋膜的小血管 , 都是原肠表面和原肠系膜表面的散在、满布、自然、恒定出现的小血管 。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 来源于原肠表面原始腹膜的这些小血管 , 不会随着筋膜的融合而发生形态学变化 。
路标血管:
在手术中分离融合筋膜间隙之时 , 我们在融合筋膜间隙两侧的筋膜上可以发现这些小血管 , 这样的解剖规律是不存在变异的 。 如上图(6)中 , 蓝色箭头标记的左侧Toldt's筋膜上的小血管 , 黑色箭头标记的是左侧Gerota筋膜上的小血管 , 这些小血管分别来自于原肠原始腹膜的融合面、以及腹后壁的原始腹膜融合面 。
由于这些小血管恒定分布在融合筋膜间隙两侧的筋膜上 , 因此 , 这些原始腹膜表面分布的小血管 ,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筋膜间隙的作用 , 锋哥把这些能够起到指示融合筋膜间隙作用的小血管 , 称之为“路标血管”(Landmark Vessels , LV) 。
综上所述 , 胚胎学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消化道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各种融合筋膜的形成原理 。 第一、肠系膜作为一个新的器官是全程连续的;第二、覆盖在消化管道表面的原始腹膜是连续的 。 根据上述的结论 , 乙状结肠系膜与直肠系膜是相连续的 , 与乙状结肠系膜和直肠系膜相融合的的筋膜当然也是相连续的 , 这层筋膜的名称在不同的文献中有诸多不同的称谓 , 比如Gerota筋膜、肾前筋膜、泌尿生殖筋膜、输尿管腹下筋膜、腹下神经前筋膜、骶前筋膜等等 , 我们来稍作解释 。
(1)泌尿生殖筋膜(urogenital fascia):主要在于两层之间既包含有泌尿器官 , 如膀胱和输尿管;也包含有生殖器官 , 如睾丸和输精管 , 实际上两层之间还有生殖血管、上腹上丛、腹下神经和下腹下丛(盆丛) , 因此 , 泌尿生殖筋膜实际上是个鞘状结构 , 也被称为泌尿生殖腹下鞘(urogenital?hypogastric sheath)[7]。
(2)输尿管腹下筋膜(ureterohypogastric fascia):日本学者因其包含有输尿管和腹下神经 , 而多称其为输尿管腹下筋膜 [8]。
(3)腹下神经前筋膜:由于泌尿生殖筋膜的浅层覆盖于腹下神经的表面 , 而称为腹下神经前筋膜(prehypogastric nerve fascia)[9] 。
在膜理论的指导下 , 直肠周围的筋膜和间隙是呈环形分布的 , 我国张策等[10]、欧美 Runkel 和 Reiser[11]及日本的渡边昌彦等[12]一致认为:从轴位观察腹膜反折下方的直肠 , 以直肠为中心 , 直肠固有筋膜、骶前筋膜(腹下神经前筋膜)和梨状肌筋膜自内向外呈同心圆分布 。 内环为前后相互移行的邓氏筋膜(Denovilliers fascia)后叶和直肠固有筋膜 , 外环为前后相互移行的邓氏筋膜前叶和腹下神经前筋膜 , 如下图(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