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美年“感恩季”新品丨你会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吗?

全文2219字 , 阅读大概需要7分钟
并发症|美年“感恩季”新品丨你会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吗?
文章图片

2022年1月22日 , 我国糖尿病领域发布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1] , 这是全球首次将脂联素纳入糖尿病筛查及干预评估专家共识 , 为糖尿病早筛与干预的规范化诊治带来权威指导 , 引起业内一致好评 。 新共识的制定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方式作出了规范化的建议 , 为我国糖尿病的风险筛查和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循证指导 。
并发症|美年“感恩季”新品丨你会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吗?
文章图片
中国人群脂联素参考值(男性>3.0mg/L , 女性>3.4mg/L)[1]
但是很多人对于看待糖尿病这一问题上并没有很全面的认知 , 甚至还会简单地以为只是不能再吃糖了而已这样的单一的观点去应对糖尿病 。
根据《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3]结果显示 , 中国糖尿病与多种并发症有关 , 这些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1.9%、脑血管病12.2%、心血管病变15.9%、下肢血管病变5.0%、眼部疾患34.3%、肾脏病33.6%、神经病变60.3% , 糖尿病并发症总患病率为73.2% 。 总的来说 , 中国糖尿病人士中 , 三分之一有高血压 , 三分之一有大血管病变(包括脑血管心血管) , 三分之一有眼病 , 三分之二有神经病变 。 [2]
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 [4]糖尿病的危害性在于人体内组织细胞长期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会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 而这些并发症会给人的器官、组织等造成损害 , 进而影响人体正常机能的运转 。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 我国糖尿病患者(20~79 岁)达到了1.409 亿 , 每10个成年人中 , 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 [3]
糖尿病可怕的是并不只是疾病本身 , 而更可怕的是疾病所带来的并发症 。 一旦发生并发症 , 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 , 糖友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 , 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 。
并发症|美年“感恩季”新品丨你会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吗?
文章图片

所以糖尿病防范或者早期发现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 我国近日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相关文件中 , 特别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作出了规划 。
文中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 , 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
此外文中针对个人还给出了以下几点号召:
1.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 , 关注个人血糖水平 。 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 。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 , 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 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 6.1mmol/L≤ 空腹血糖(FBG)<7.0mmol/L , 或 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 , 则为糖调节受损 , 也称糖尿病前期 ,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
2.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过饮食控制和科学运动降低发病风险 , 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 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 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 。 建议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或接近 24kg/㎡ , 或体重至少下降7% , 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 , 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 30%以下 , 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分钟/周 。
3.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健康管理 。 如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且随机血糖≥11.1mmol/L , 或空腹血糖≥7.0mmol/L , 或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 , 可诊断为糖尿病 。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 , 控制饮食 , 科学运动 , 戒烟限酒 , 遵医嘱用药 , 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