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节后养生从睡眠开始

有这么句俗语 , “不到十五都是年” , 正月十五一过 , 年就算差不多过完了 。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感觉 , 从假期结束到猛的回到工作状态 , 浑身越发不自在 , 白天混混沌沌 , 提不起精神 , 晚上如打了鸡血 , 亢奋莫名 , 久久难以睡去 , 如此恶性循环 , 竟生生的瘦了一圈 , 原本健身房狂撸铁都没减下去的体重开始了下跌 。
欣喜之余 , 看着镜中自己萎暗的面色、干燥的皮肤、深黑的眼圈 , 一种莫名的焦躁感油然而生 , 这可如何是好?今天内分泌科查波医师为我们分享关于睡眠的注意事项 。
睡眠的重要性
人类大脑内有一套系统 , 让你该睡时就睡 , 该醒时就醒 , 称之为睡眠和觉醒系统 , 由神经核团和神经递质组成 。 这套系统正常情况下是双向调节的 , 内稳态和生物节律的正常是保持良好睡眠的重要前提 。
人类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 充足的睡眠能够有效消除疲劳、增强体力、修复大脑、稳定情绪、增强免疫、促进生长发育;还能提高高级思维和学习记忆的能力 。 通过修复损伤的细胞功能和新陈代谢 , 从而为第二天正常的生理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
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大负荷的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生活起居习惯 , 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 , 很多人甚至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治疗 , 况且疗效还不甚满意 , 实在是痛苦至极 。
睡眠障碍的典型特征
1. 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
2. 睡眠维持困难出现多梦早醒;
3. 睡眠质量下降 , 醒后不解乏;
4. 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 。
白天通常会感到疲劳乏力、专注力、注意力及精神状态欠佳 , 情绪波动大 , 受外界刺激更加容易引起焦虑和抑郁的状态 。
【时间|节后养生从睡眠开始】白天呵欠瞌睡 , 因睡眠困扰从而害怕睡眠、对睡眠过度警觉 。 如果每周发作大于3次 , 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 就会演化成为慢性失眠症 , 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 有慢性基础病的人还会加重原有病情 。
有研究证实女性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要普遍高于男性 , 而且既往有睡眠困难的人更容易再次受到困扰 。
如何评估是否存在睡眠障碍?
根据以上睡眠障碍典型特征 , 再同时结合睡前状况、睡眠觉醒节律、日间活动功能状态、躯体疾病、精神状态、生活和工作情况、病程等可以有效评估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及初步判断严重程度 。
偶然性或者短暂的入睡困难无须担心 , 调整睡眠习惯即可 。 病情严重者需要专科医师干预 , 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
改善睡眠障碍的目标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在2017年提出的《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 总体目标为 , 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相关性症状 , 减少或防止短期失眠症向慢性失眠症转化;减少与失眠相关的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 。
具体的量化目标 , 指南推荐治疗后总睡眠时间> 6 h、睡眠效率> 80% ~ 85%、睡眠潜伏期< 30min、入睡后觉醒时间< 30 min、降低觉醒次数或者减轻其他失眠症状 。 [1]
中医对睡眠障碍的认识
中医称之为“不寐” , 《黄帝内经》中提到:自然界日夜节律会影响人体阴阳二气的运行从而使寤寐状态保持正常 。 “卫气日行于阳经 , 夜行于阴经 , 阳主动 , 阴主静 , 阳入于阴则寐 , 阳出于阴则寤 。 ”、“阳气者 , 烦劳则张 , 精绝 , 辟积于夏”、“劳则气耗” , 肝藏魂 , 心藏神 , 五脏皆赖气血以养 , 气血充足 , 则心神安宁 。 气血不足 , 五脏失养 , 神魂不安 , 故而寤寐失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