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说错话、做错事?不是嘴瓢,手抖,而是你想歪了

提起过年 , 每个人想到的都是开开心心地吃喝玩乐 。
总是说错话、做错事?不是嘴瓢,手抖,而是你想歪了
文章图片
然而提起刀片嗓 , 没有经历过的人还是不知道那种感觉 , 纵然前段时间相关描述铺天盖地:像是有无数刀片在拉嗓子 , 咽口水都要一点点咽下去 。
为什么没有体验过的东西 , 无论我们怎么描述 , 对方都无法感受到呢?是文字太苍白 , 还是视频拍摄得不够细腻?
其实都不是 , 《别再想歪了》一书中介绍了原因:别人无法体验我们经历的痛苦 , 我们也没有办法体会别人的开心 , 除非大家同时正在经历 ,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存在的同理心差距 。
它的定义是 , 当我们有某种情绪时 , 别人很难从非情绪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
也就是说 , 当我们痛苦时 , 别人无法感同身受 。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刀片嗓 , 尽管80%的人已经体验过 , 但是没经历过的人 , 还是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别再想歪了》一书从逻辑学、认知科学和社会心理学3个角度介绍了60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 解释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背后的原因 , 以及存在的逻辑错误 。
书长这样
总是说错话、做错事?不是嘴瓢,手抖,而是你想歪了
文章图片
看完这本书 , 你会一眼识别出不实的信息 , 发现原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的确是我们想歪了 , 是我们纯粹按照自己的惯有想法去想 。 这些不但错误 , 而且毫无逻辑 。 接下来我分享几个日常生活中经常想错的地方 。
1.为什么陌生人犯错 , 我们觉得要严惩 , 而自己犯错 , 却认为原因并不全是我们?
网络上经常有很多人 , 如果看到一个人做坏事 , 就会在评论区严厉留言 , 觉得这个人坏事做尽 , 应该给予更多的惩罚 。
书中指出 , 大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 , 就是因为自我防御性归因假设 , 它的定义是当发生不好的事情时 , 我们把自己置于施害者或者受害者的位置 , 高估处于不同立场人的责任 。
我们把自己当成了受害人 , 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 觉得这件事情非常严重 , 性质恶劣 , 必须严惩 , 不然哪一天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
这是我随意截的一则新闻下的评论:
新闻大意是 , 司机回家过年 , 却因大雪被困二十几小时
总是说错话、做错事?不是嘴瓢,手抖,而是你想歪了
文章图片
当看见不好的事情发生时 , 我们出于保护自己的需要 , 产生了偏见 , 这个偏见就是自我防御性的归因假设 。
日本对此还做了一项调查:他们调查了796名20岁至80岁的男男女 , 多达66%的受害者认为 , 对虐待儿童案件的处罚过轻 。
总是说错话、做错事?不是嘴瓢,手抖,而是你想歪了
文章图片
这个心理误区 ,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 当我们处于施害者立场时 , 又会为自己开脱 。 虽然自己应该负责 , 但是惩罚有点过 , 我们不应该担付太多的责任 。
比如当我们考试没考好 , 会觉得出的题太偏太难 。 因为明明自己复习了那么久 , 肯定是想让我们下次继续补考 , 好挣各种费用 。
总是说错话、做错事?不是嘴瓢,手抖,而是你想歪了】2.爸爸妈妈提醒我们不要熬夜 , 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会熬夜呢?
大家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 , 会导致脱发、免疫力下降等等 , 关心我们的人也经常嘱咐 , 但不听的还是大有人在 。
别人禁止我们做时 , 我们觉得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自由受到了限制 。 我们会刻意反抗那些限制自己的人:你不让我做 , 我偏要去做 。 这就是心理抗拒 。
这样看来 , 熬夜的人其实并不是喜欢熬夜 , 而是出于追求选择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