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 ,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1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办 。 会上发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九大热点 , 反映了2021年舆情的主要关注点 。
热点一:月饼“减糖”引发风波 , “0糖”不是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
‘减糖’是当下的热点话题 , 也是食品工业创新发展的趋势之一 。 应科学看待糖 , 不能‘谈糖色变’ 。 ‘减糖’不能脱离平衡膳食 , 要强调控制总能量摄入 。 重点是降低厨房用糖以及某些类别加工食品糖含量 。 消费者在见到‘无糖’‘0糖’标识时 , 要查看配料表以了解产品是否真的没有添加糖、是否使用了甜味剂 。 只要按规定使用甜味剂就是安全的 。
【进出口|2021年不能错过的九大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热点二:营养标签的真假是非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是消费者获取产品营养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 , 有利于消费者科学选择食品 。 真实、客观、规范地进行标示 , 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 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是食品生产企业应尽的义务 , 更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 。 食品企业应当依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 正确标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 。
热点三:临期食品受热议 , 市场火热勿“变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
临期食品与过期食品有本质区别 。 食品经营者通过打折等方式 , 对临期食品进行集中销售 , 有效避免了食物浪费 , 同时也贴合了部分消费者对‘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 。 临期食品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 目前 , 我国也正在通过政策的监管、规范与引导 , 推进临期食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建议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临期食品 , 科学理性消费 。
热点四:指示菌超标如何理性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刘秀梅: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的食品 , 说明其卫生状况未达到基本卫生要求 , 存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潜在风险 。 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环境或加工环节的不规范操作是导致微生物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 。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增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意识、重视生产经营过程的微生物控制 , 从而有效预防致病微生物污染 , 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 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 。
热点五:油脂“哈喇味儿”的罪魁祸首——过氧化值超标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脂质营养与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王兴国:
过氧化值是反映食品中油脂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 食用油和饼干、糕点、坚果等富含油脂的食品 , 在高温、空气和光照等环境中容易氧化劣变 , 从而导致食品过氧化值超标 , 长期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 建议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加强过程控制 , 消费者亦要合理贮存富含油脂的食品 , 并适量食用 。
热点六:食品添加剂违规添加何时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 应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企业应自觉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任何食品创新都应该在相关法规允许框架内 , 法规不允许使用的就不能用 。 任何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都属于违法行为 , 应严厉打击 。
- 猪油渣能不能吃?健不健康?很多人都不明白,现在知道还不晚
- 护发|吃“猕猴桃”好处多多,但有3类人不能多吃,现在知道还来得及!
- 丝瓜|常吃丝瓜对身体好,但丝瓜不能与一物同吃,爱吃的人得忌口了!
- 感冒|维C过量也有危害!提醒:喝泡腾片不能成为日常
- 隔夜食物 有些不能再吃
- 鸡蛋|这几种食物不能“二次加热”,提醒:吃不完最好扔掉,别怕浪费
- 辣椒|这些人千万不能吃辣椒,否则等于慢性自杀
- 健康|养生不能只说不做,坚持做到这几点,身体更健康,寿命更长久!
- 胃病|胃病不能吃“馒头”?医生建议:想胃好,尽量避开这“几物”
- 早上第一杯水 不能喝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