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2021互联网医疗盘点③:互联网企业做医疗,真的不止卖药( 三 )


对于公立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来说 , 互联网医疗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 , 盈利问题不在讨论范畴 , 而对于互联网平台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来说 , 盈利是行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可持续发展先决条件 。
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下 , 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线下的公立医疗机构 , 在公立医院已大批入场的情况下 , 互联网平台办互联网医院 , 它的价值空间究竟在哪里?
这个问题 , 从互联网企业一路摸索转型的历程能够窥见一角 。 医疗是个资源短缺又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领域 , 互联网普及之初 , 挂号是公众的第一需求 , 以微医、好大夫为代表的挂号平台崛起;随着互联网论坛文化的兴起 , 丁香园应运而生 , 聚集大量医生用户 , 并伴随着内容行业的爆发而打出知名度和影响力;互联网大厂入局后 , 新诞生的行业巨头带有母系资本的鲜明印迹 , 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就以医药电商为主要支柱 。
随着政策的放开和规范 , 在线问诊几乎成为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标配”功能 , 而在网售处方药监管收紧的背景下 , 可以预见的是 , 市面上众多的医药电商平台将与具备问诊开方权限的互联网医院产生更为紧密的关联 。
而从目前局面来看 , 被证明稳能赚钱的领域只有医药电商 , 其他领域情况不一 , 与企业本身的运营能力息息相关 , 并已呈现头部企业的虹吸效应 。
虽然已有头部企业领跑 , 但互联网医疗还处于群雄混战、百花齐放的行业生态之中 , 反垄断的大棒暂时还没有打到这个领域 。
探索创新
发力科普内容 探索会员制 为医生开发互联网工具
2021年 , 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探索尝试更为多样化 。
大家都在默默补课的是内容领域 。 平安健康在上半年推出了医生科普大赛 , 数月时间内征集到了近两千支来自医生的科普视频;阿里健康旗下的医鹿APP也进行了开放征稿 , 重点放在大健康类、母婴类、美容类、测评类等 , 征稿启事上标明稿费水平:800 元/篇;百度也在打造全新科普内容“百度健康医典” , 借助搜索入口对于用户关注热点的信息优势来生产内容;字节跳动入场稍晚 , 其旗下的“小荷”APP设置了颇具特色的患者案例分享板块 , 并在进行社群化动作 , 还开始置入母公司擅长的视频产品 。
会员制是不少平台在尝试的产品模式 。 据课题组初步统计 , 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微医、人民好医生、丁香医生、平安健康等平安均开通了不同形式的会员服务 , 有以时间为单位享受的包月、包年私人医生服务 , 有价格从9.9元包月至数千元不等的“家庭套餐” , 还有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套餐 , 如儿科专享套餐、萌新妈妈卡、鼻炎康复卡等等 。
一些另辟蹊径者瞄准了医生群体 。 2021年初 , 腾讯健康面向医生推出云上工作台“腾讯云医” , 借助微信小程序入口 , 帮助医生进行患者管理、随访等 。 百度上线“轻竹健康”品牌 , 推出小程序“轻竹管家”、轻竹健康APP医生版 , 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管理 , 同时推出相关项目计划 , 扶持医生和MCN机构 。 丁香园已在医生社群领域运营多年 , 在对用药助手等成熟产品升级换代的同时 , 也在基层医生培训方面继续深耕 。
也有企业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深耕 。 医联坚持“严肃医疗”战略 , 成立学术委员会 , 启动多学科专家共识项目 , 推出糖尿病等多个病种的线上疾病管理SOP 。 京东健康持续探索专病专科领域 , 已开设心脏中心、耳鼻喉中心、中医院、呼吸中心、精神心理中心等27个专科中心 , 并牵头组建“互联网医疗专家委员会” , 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质控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