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2021互联网医疗盘点③:互联网企业做医疗,真的不止卖药


医疗|2021互联网医疗盘点③:互联网企业做医疗,真的不止卖药
文章图片

谈起互联网+医疗 , 你首先会想到什么?也许是看病挂号全变成了网上预约、也许是手机里常刷到的各类医学健康科普内容 , 也许是西安疫情中紧急启用的多家互联网医院……实际上 , 最近一起在大众视野中引起爆炸性关注的与互联网、医疗同时相关的事件是魏则西事件 , 发生在2016年 。
仅隔5年 , 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行业生态和大众印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毫无疑问 , 互联网正在重塑医疗健康行业 。
行业为什么改变?梳理其中影响要素 , 有疫情带来的深远影响 , 有互联网资本入局带来的高标准改造 , 有监管政策的助推与规范 , 更有医院、医生们对互联网的全面拥抱 。
互联网和医疗 , 是两个禀性并不相投的领域 , 它们的融合 , 到底是医生先张开双臂 , 还是互联网先递出橄榄枝?都有 , 但不同的开局姿态铸造了不同的企业基因 , 多样的尝试切口也带来了各异的试错姿势 。
在新冠疫情暴发两年后的今天 , 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现状如何?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2021年 , 大家做出了怎样的创新尝试?2022年 , 行业将向何处去?南都健康联盟“互联网+医疗”课题组即日起推出系列专题盘点 , 观照互联网+医疗行业在2021年的最新发展 。
今日推出的专题第三篇 , 聚焦互联网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 。 疫情催化之下 , 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逆势增长 , 备受资本青睐 , 同时 , 监管政策的明晰和收紧为行业控住了“火候” 。
在盈利模式未明晰、群雄混战的态势中 , 互联网企业的价值空间究竟在哪里?总的来说 , 从各企业的探索方向来看 , 有四方面明显转变:资源链接由线上转向线下 , 服务范围由医疗拓展至大健康 , 创新重点由“药”转向“医” , 引流通道由重渠道转向重内容 。
现状
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逆势增长 多企业启动上市
中国互联网协会2021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 , 2020年 , 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1961亿元 , 同比增长47% , 报告预测 , 2021年 , 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将达到2831亿元 , 同比增长45%;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到7.4万亿元 , 同比增长7.2%;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突破650亿元 , 同比增长18.6% 。
同比增长47% , 这个增速超过了网络音视频(44%)、云计算(33.6%)等其他互联网产业 , 在2020年可谓惊艳 。
资本市场也青眼有加 。 2021年 , 互联网医疗行业大额融资频现 , 头部效应显现 。 据动脉网《2021互联网医院行业报告》 , 从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 , 互联网医院领域一级市场共有16起融资并购事件 , 总融资额达234亿元人民币 , 约一半的融资处于C轮及之后 , 其中 , 发生在2021年的有圆心科技、微医、叮当快药、康爱多、好心情的多项融资并购 。
2021年 , 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一波上市潮 , 微医、叮当快药、智云健康、圆心科技先后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 医脉通成功上市香港联交所 。
行业中已有上市企业“三巨头”平安健康、阿里健康、京东健康 , 这一次 , 独角兽企业站在了资本市场前沿 。
2021年 , 平安健康、阿里健康、京东健康持续深耕细耘 。 尽管它们仍以医药电商收入为主要营收支柱 , 但都在持续加大对医疗服务的投入 , 并在产业链中向上下游延伸 , 基本涵盖医、药、险领域 , 并致力于线上线下资源的协同整合 。
政策
监管政策进一步明晰、收紧 行业红线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