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二 )


可乐会导致骨质疏松?有人说可乐中的磷酸
会降低体内钙的吸收
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事实上
可乐中的含磷量
远低于每日的风险标准
在中国营养学会中
成人膳食磷的推荐摄入量为720mg/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3500mg/d
一瓶330ml可乐磷含量约为56毫克
想来也不会有多少人
一天喝12瓶可乐吧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实际上
骨质疏松是因为钙摄入少
某些人平时
营养不均衡、还不爱运动
这些问题都不考虑
就拉可乐出来背锅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所以我们应该均衡饮食
注意保证
钙的摄入和运动
这样才能预防骨质疏松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腐蚀性特强,腐蚀牙齿和肠胃
多喝可乐确实对牙齿不好
但这并非因为它有腐蚀性
而是可乐中
含有磷酸、糖和焦糖色
残留的磷酸会腐蚀牙釉质
大量的糖给细菌提供养分
焦糖色还会让牙齿变黄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如果不注意卫生,时间久了
你的牙齿就会又黄又烂
所以喝完可乐后
记得清洁口腔或用吸管喝
这样可以减少可乐和牙齿接触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还有人说可乐中
磷酸和碳酸酸性高
会腐蚀肠胃
然而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胃酸的酸比可乐高多了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可乐最大的危害
在于它的含糖量超高
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
每日摄入的糖不应超过25g
但一瓶500ml的可乐
含糖量约为54g
相当于13块方糖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多项研究表明
每天喝超过1杯含糖饮料(含可乐)的人
冠心病风险增加16%
肥胖风险高出31%
高血脂风险升高32%
除此之外
糖摄入过量
还会影响智力、伤肾伤肝
诱导痛风、糖尿病等
有的朋友可能想说
那我喝无糖可乐不就好了
无糖可乐确实不含糖
但它没有灵魂
它用代糖代替甜味
部分科学家认为
代糖会影响人体的代谢
肠道菌群甚至食欲

焦糖色|喝可乐不仅杀精,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腐蚀肠胃?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文章插图
#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Schiltz, Fritz and Kristof De Witte. “Sugar rush or sugar crash?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ugary drinks in the classroom.” Health economics (2021): n. pag.
[2]McNamara, Monica P. et al. “Early-life effects of juvenile Western diet and exercise on adult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in mi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24 (2021): n. pag.
[3]Jensen TK, Swan SH, Skakkebaek NE, Rasmussen S, J?rgensen N. Caffeine intake and semen quality in a population of 2,554 young Danish men. Am J Epidemiol. 2010 Apr 15;171(8):883-91. doi: 10.1093/aje/kwq007. Epub 2010 Mar 25. PMID: 20338976.
[4]National Osteoporosis Association. Food and Your Bones — Osteoporosis Nutrition Guidelin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of.org/patients/treatment/nutrition/
[5]Vartanian LR etal. Effects of Soft Drink Consumption on Nutrition and Health: A Systematic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7, 97(4):667-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