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秋冬季,多人突发脑梗被送进急诊

秋冬的南京城天气寒冷,温度骤降,早晚温差较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又迎来了“危险季”。采访人员近日在江苏省中医院急诊脑病中心(卒中中心)了解到,有不少人突发脑梗(脑卒中)住进了医院。
通讯员 麻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杨彦
幸好就诊及时,还在溶栓“时间窗”内
发病|秋冬季,多人突发脑梗被送进急诊】 今年60岁的吴先生平时除了有点高血压以外,身体一直挺好的,前两天他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吃个早饭出门遛弯,可没想到还没出门,大概6点半左右,突然整个人左边的肢体,包括手臂、腿部等都没了力气,走路也开始歪歪扭扭的,于是赶紧挂了省中医院神经内科的号进行问诊。神经内科接诊医生为吴先生做了体格检查,发现其左侧肢体肌力3级,结合临床症状与病史,初步判断是急性脑梗。医院紧急开放绿色通道,送到急诊卒中中心进行抢救治疗,并速查头颅CT、血常规、心肌酶、肾功能等指标。9点50分左右,急诊脑病的崔春丽医师迅速为吴先生进行了静脉溶栓给药治疗,疏通血管。目前吴先生状态平稳,但仍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李敏主任医师介绍,“这个患者属于初期脑梗,症状相对较轻,就诊比较及时,在脑梗溶栓4.5小时的时间窗内,如果再稍晚一些就诊,后果不堪设想”。脑梗塞的溶栓时间窗主要是指发病6小时以内,如果在4.5小时以内,可以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如果发病时间6小时之内,超过4.5小时,可给予尿激酶溶栓。对于脑梗塞的患者溶栓治疗,能够及时恢复脑血流,改善脑组织代谢,抢救梗死周围仅有功能改变的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坏死,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防止并发症、后遗症,减少死亡率。
一个多月突发两次脑梗,最终手术取栓挽回一命
相比之下,70多岁陈大爷的情况显得比较糟心。一个月前,陈大爷在洗澡时突然头昏不适,左边手脚也不听使唤,变得没有力气,说话也有点支支吾吾。因为平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加上年纪也比较大了,以为只是普通的血压高引起的不舒服,过一会应该就好了,所以并没有当回事。就这样,过了快两天,陈大爷看症状还是没有缓解,于是到省中医院挂了急诊。医院急查头颅CT发现是多发脑梗塞,赶紧收住入院。管床医生对陈大爷进行了头颈部CTA、颅脑磁共振平扫等检查,最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情况十分危急,脑血管造影术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较大范围充盈缺损,血管重度狭窄约95%,双侧大脑前、左侧大脑中、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小脑各动脉走行僵硬,有血管内治疗指征,医生建议马上手术置入支架,但患者及家属考虑手术风险问题并没有同意手术,于是经过内科强化治疗后出院。
前两天,陈大爷正在家休息,突然左边手脚又开始变得没有力气,不听使唤了,口角变得歪斜,整个人说话也变得不利索,吞咽困难,开始犯困。家属见状赶紧把他送到省中医院急诊,经过颅CT平扫+头颈部CTA+颅脑CTP等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由于陈大爷一个月前有急性脑梗死,故未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但发病时间处于机械取栓时间窗内,有机械取栓手术指征,无明显禁忌症,经与家属沟通同意,排除禁忌,行急诊机械取栓+急诊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目前陈大爷状态良好,恢复得不错,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李敏主任表示,“由于中风发病急,轻者在功能恢复上影响患者今后的工作生活,重者危及生命,导致脑死亡”。脑卒中的“卒中120”判定原则:“1”看脸,是否口角歪斜,不对称;“2”查胳膊,是否单侧无力不能平行举起;“0”听语言,是否表达困难言语不清。只要符合这几项突发症状,就应拨打120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