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记录家庭医生“工作日志”:用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成为居民坚实的“医”靠

央广网北京12月31日消息(总台央广采访人员韩雪莹)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因时因势优化调整 , 连日来 ,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 面对新冠病毒 , 全北京市4万余名家庭医生、5000多个家医团队全天24小时守候 , 他们从对新冠轻症患者开展日常救治、康复管理、病房服务 , 到为慢病患者开具处方、指导用药、在线答疑……这群身处老百姓家门口的家庭医生 , 用一次次问诊、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线上咨询回复 , 让居民多了一份坚实的“医靠” 。
12月30日 , 中国之声采访人员跟踪采访了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家庭医生张娟 , 一起来听这位家医的“工作日志” 。
午饭饭口刚过 , 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 , 患者和家属已经络绎不绝 。 张娟用十来分钟的时间匆匆对付了一份盒饭 , 重新穿戴好防护“装备” , 走进全科一诊室 , 准备接待病人 。
张娟介绍:“年底人多一点 , 我们门诊不停 , 从早晨8点一直到晚上5点 , 全科是没有休息时间的 , 也没有午休 。 现在是倒班 , 我吃完饭我接班 , 然后另一个大夫接着吃 。 ”
记者记录家庭医生“工作日志”:用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成为居民坚实的“医”靠
文章图片
12月30日下午 , 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人来人往(总台中国之声采访人员韩雪莹摄)
记者记录家庭医生“工作日志”:用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成为居民坚实的“医”靠
文章图片
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区 , 患者等待医生接诊(总台中国之声采访人员韩雪莹摄)
对于习惯了快节奏工作的张娟来讲 , 这一天的排班依然算得上特别 。 上午 , 她作为中心直属的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之一——万柳站的站长 , 在万柳站全科门诊出诊了半天;下午 , 她难得回到中心的全科门诊坐诊 。 来中心就诊的门诊患者多是周围老街坊 , 其中不少是家医签约患者 , 他们在分诊台签到时会优先分派至自己的签约医生 。 张娟下午一“开张” , 便遇到了老熟人韩淑萍阿姨 。
韩淑萍:娟儿 , 你怎么回来了?
张娟:韩阿姨 , 好久没看见您了 , 您和叔叔还挺好的?
韩淑萍和她72岁的老伴儿都是张娟的家医团队近1800名签约患者中的“重点保护对象” , 张娟对老两口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 , 尤其惦记叔叔脑血管病的近况;韩淑萍也直言 , 热心的张娟不像大夫 , 更像“邻家姑娘” , 签约六七年来 , 两人早已相处成“母女” , 她更是眼瞧着张娟家的孩子从还未出生到来年即将上小学 。
记者记录家庭医生“工作日志”:用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成为居民坚实的“医”靠
文章图片
张娟和签约患者韩淑萍(总台中国之声采访人员韩雪莹摄)
韩淑萍这次过来 , 主要是给老伴儿开些脑血管病的日常用药 , 趁着开药系统“反应”的功夫 , 张娟见缝插针式地跟韩淑萍聊上几句家常 , 嘱咐老两口照顾好身体 。
韩淑萍:我们都“阳过”了 , 你叔还没事儿 , 脑血管什么的也没事儿 , 他一点症状都没有 。
张娟:这次感染的人确实特别多 , 你们也都属于重点人群 , 过来了就好了 。 你俩挺好就行 , 我还担心你俩呢!
韩淑萍:你家孩子“阳”了吗?
张娟:还没有 , 疫情来了之后 , 家里根本顾不上 , 我把他送回老家了……
年底本就是慢病老人来社区医院就诊和开处方的高峰期 , 叠加新冠疫情 , 2022年的最后几天 , 张娟和同事们压力倍增 , 一位全科医生一天要接诊一百多位患者 , 这其中有来开药的慢病患者 , 还有感染新冠转阴后被相关症状困扰而前来就诊的患者 。
张娟的日常工作 , 考验体力、耐力 , 更考验记忆力 。 一位非张娟团队签约患者的家属来代开糖尿病日常用药 , 面对家属在选药方面的疑惑 , 张娟一股脑掏出所有相关领域的储备知识细心讲解 , 甚至靠手绘图帮助家属理解药物作用机制 。 而缓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焦虑 , 靠全科大夫的专业知识 , 更靠真诚和耐心的沟通;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高发阶段 , 张娟还会提醒患者和家属减少重复备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