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预习“十问”,帮您高效完成与医生的诊间“约会”


问题|预习“十问”,帮您高效完成与医生的诊间“约会”
文章图片

病史的价值有多重?
去医院看病是几乎人人都会有的经历 , 一次成功的就诊过程需要医生与就诊者的良好沟通和紧密配合 。 通常来说 , 要想得出疾病的正确诊断 , 完整可靠的病史起码提供50%的价值 。
跟侦破案件一样 , 患者倾诉的“线索”对医生的思路和判断十分重要 。 医患沟通 , 也是一门学问和技巧 。
身为医生 , 从学生阶段就开始接受各种培训 , 包括如何询问病史、如何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如何告知病情……
可是很少有人告诉患者和家属 , 见了医生后怎样说、怎样做才能帮助医生尽快了解患者的情况 , 最大概率地给出正确的诊疗方案 。
今天 , 吕大夫就以记忆门诊为例 , 聊一聊如何高效完成与医生的诊间“约会” 。
记忆门诊有一点特殊性 , 跟儿科相似 , 大部分患者的记性和自我评价能力不好 。 他们向医生诉说的情况不一定准确 , 甚至完全不靠谱 。 因此就需要一名“家长”——知情者陪诊 , 补充更客观的信息 。
这名知情者最好是跟患者一起生活 , 对患者最为了解的人 , 可以是患者的老伴、子女、保姆、其他亲友 , 也可以是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 。
即使知情者实在来不了 , 由其他人陪诊 , 也建议事先将老人的情况按以下十个问题梳理一下 , 主动告诉医生 , 以及准备医生询问时回答 。
01、本次就诊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般是困扰患者和家属最严重、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异常状况 , 比如记性不好、行为异常、情绪低落、昼夜颠倒等 。
02、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问题的?
即使搞不清具体日期 , 也可以估计一下大约是哪年、几月份出现异常表现的 , 比如三年前、春节后、六个月前 。
03、起病缓急
这些问题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突然间出现、还是在某件事情之后明显的 , 比如说“三年前开始逐渐记性变差”、“去年脑梗之后认不清人”、“半年前老伴去世之后反应迟钝、话少”……
04、发展情况
这些反常表现是越来越重、时好时坏 , 还是没有变化 。 之前有没有接受过检查和治疗 , 治疗效果如何 。
05、伴随的其他反常表现
除了上面说的主要问题 , 是否存在别的异常 。 比如除了爱忘事 , 有没有听说读写困难、分不清方向、算不清账、性格反常、情绪不稳、饮食习惯改变、失眠或贪睡、看见没有的东西、听见没有的声音、坚信不存在的事情 。
06、对生活能力的影响
上面这些异常状况的严重程度有没有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哪些事情原来能做现在不行了 , 目前还能做些什么 。
07、既往病史
老人以往及平常还有哪些疾病 , 比如精神疾病史(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躯体疾病史(如心、肝、脑、肺、肾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外伤史、全麻手术史等 。
08、职业情况和生活习惯
【问题|预习“十问”,帮您高效完成与医生的诊间“约会”】原来是干什么工作的;有没有接触过毒物、粉尘、特殊化学品;有没有吸烟饮酒史、其他不良习惯或特殊嗜好等 。
09、家族中有无类似患者
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当中 , 有没有类似的患者 , 如祖父母、父母、患者的兄弟姐妹、子女 。 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 家族史对诊断有帮助 。
10、服药情况
把以往有关、近期、当前患者正在服用的药物列个单子 , 或者带上药盒 , 方便医生全面考量 , 判断哪些药物可以继续服用 , 哪些该调整剂量 , 哪些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