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痛中,用音乐疗愈身心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在病痛中,用音乐疗愈身心
文章图片
新华社图■本报采访人员陈俊珺
自古以来 , 乐(樂)与药(藥)同源 。 恰到好处的音乐对身心都有一定的治愈力 。
当身体与疾病斗争时 , 不妨通过那些让自己心情舒畅、心境平和的音乐找到一个精神的出口 。
音乐真的可以治病吗?
一份发表于瑞士《神经科学前沿》杂志的研究发现 , 人在听钢琴、小提琴等音乐时 , 疲劳感会降低 , 负面情绪会有所减轻 。 近年来 , 不少科学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
专业意义上的音乐治疗并不只是听音乐这么简单 , 而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 。 音乐治疗是一个音乐、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科学等交叉的新兴学科 , 而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则需要丰富的学科知识 。 目前 , 音乐治疗已部分运用于自闭症、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中 , 能起到很好的心理疏导作用 。
当下 , 大多数人无法对自身进行专业意义上的音乐治疗 , 但还是可以通过聆听以下一些经典的中外音乐作品 , 令身心得到舒缓 。
《哥德堡变奏曲》
在药店售卖的“良药”
1741年 , 俄国驻德国德累斯顿大使凯塞林克患上了失眠症 , 请演奏家哥德堡找巴赫写一些曲子 , 好让自己在失眠时消磨长夜 。 不久后 , 巴赫写下了羽管键琴作品《哥德堡变奏曲》 。
这部作品被后世钢琴家喻为“一匹人人都想驾驭的战马” , 也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的变奏曲之一 。 钢琴家朱晓玫曾经开玩笑说 , 这部作品应该在药店里售卖 , 因为它能让人找到平衡、舒畅和安宁的感觉 。
《哥德堡变奏曲》共分32段 , 由主题、30段变奏和主题重现构成 。 这30段变奏仿佛是人生的30个章节 , 人生的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 。 变奏13是朱晓玫个人最喜欢的 , 它的旋律简单而感人 。 很多听众特别喜欢变奏25 , 旋律中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程 , 非常现代 , 很浪漫 , 甚至有点像肖邦的作品 。 而朱晓玫在演奏这段的时候 , 则会联想到京剧里的哭腔 。
中国人或许是最容易听懂巴赫的 。 中国道家哲学里最高的境界是宁静 , 巴赫的作品中就有一种宁静的喜悦 , 没有大喜大悲 , 没有戏剧冲突 , 于平静中蕴藏着深沉的力量 。
当年 , 凯塞林克大使用一只装满100枚金路易的金杯酬谢巴赫 , 这是巴赫一生中获得的最大一笔酬劳 。 如今 , 这首作品的价值早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 它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 《哥德堡变奏曲》共有100多个录音版本 , 钢琴家罗莎琳·图雷克、“钢琴怪杰”格伦·古尔德等人的演奏版本都被视为经典之作 。
除了《哥德堡变奏曲》 ,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等作品也都能够抚慰心灵 , 适合在烦躁不安或身体不适时聆听 。
肖邦《夜曲》
在病痛中,用音乐疗愈身心】“泪眼望花花不语”
波兰作曲家肖邦一生写过21首《夜曲》 。 初听其中任何一首 , 都很难不被其哀婉、略带忧伤的旋律所吸引 。 事实上 , 肖邦的音乐性格有很多层面 , 他并不是一位仅以忧郁为底色的作曲家 , 他的音乐也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无病呻吟 。
21首《夜曲》如同21个谜、21个秘密 。 肖邦向静谧的夜色倾诉着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故国的悲痛、对爱情的向往 , 以及对自由的珍视 。 早期的《夜曲》具有很高的“颜值” , 非常悦耳动听 。 比如《夜曲》第15号 , 如同一番自我的心灵对话 。 中期的《夜曲》和其早期的音乐性格很不相同:《夜曲》第48号之一有一种悲剧性在里面 。 《夜曲》第55号之二、第61号以及第62号的两首 , 是典型的肖邦晚期作品 。 那时候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 一种充满自省的哲思在他的音乐中逐渐生长 , 并以复调的形式表现出来 。 第62号的第1首有种特别超脱的美 。 第62号的第2首则是肖邦最后的《夜曲》 , 透着一种“泪眼望花花不语 , 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无奈与悲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