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ADC走向创新舞台,野心与危险

随着ADC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 , 部分玩家寄希望于创新出奇迹 。
将两个肿瘤领域的当红技术ADC、双抗结合 , 研发一款双抗ADC似乎是个可行的办法 。
一些药企开始期待着 , 两个超强技术碰撞后 , 能够擦出更大的火花 , 将肿瘤君暴打在地 。
不过 , 创新药研发不是游戏 , 靠叠buff就能成功通关 。
就像是天平的两端 , ADC与双抗两个超级巨头携手之后 , 问题出现了:
如果下手太重 , 容易将人体的正常细胞也打得落花流水 , 下手太轻又容易放走“坏蛋” 。
“平衡之道”向来是一门学问 。 遗憾的是 , 在双抗ADC领域 , 这门学问似乎还无人百分百掌握 。
/01/充满潜力的组合
ADC药物是今年最火的赛道 , 没有之一 。
从年头到年尾 , ADC赛道的热度从未停歇 。 即便到12月的最后几天 , 全球大药企安进、默克依然忙着“冲业绩” , 纷纷重金引进ADC药物 。
面对赛道的爆火 , 部分创新药玩家开始考虑另辟蹊径 , 双抗ADC应运而生 。
双抗ADC走向创新舞台,野心与危险
文章图片
双抗ADC分为两类 , 一类是针对两个靶点的ADC药物 , 提高药物的打击范围 。
比如EGFR和HER3靶点的结合 , 可以使得ADC药物同时靶向并结合肿瘤细胞的EGFR和HER3靶点 。 当前 , 百利药业的EGFR/HER3双抗ADC药物BL-B01D1便已进入临床阶段 。
另一类是双表位ADC药物 , 即针对同一靶点的不同表位 。 为什么要同时针对两个表位呢?
我们知道 , ADC的作用机制是 , 抗体与肿瘤细胞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 然后被肿瘤细胞内吞;药物在被吞噬后降解 , 最终在细胞内释放毒素以杀死癌细胞 。
双抗ADC走向创新舞台,野心与危险
文章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 , 决定ADC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 , 在于药物被内吞的效率 。 这不难理解 , 如果无法进入敌人内部 , ADC的杀伤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
不过 , 许多潜在的ADC靶点 , 要么内吞效率太低 , 要么是被肿瘤内吞后走了一个循环 , 最终又完整地返回细胞表面 , 无法将毒素在癌细胞中释放 , 导致药物难以起作用 。
面对这一问题 , 双表位ADC的优势就此凸显 。 双表位ADC药物 , 可以通过两只手 , 与内化较差和内化较好的抗原结合 。 简单来说 , 通过“好学生带差学生”的策略 , 提高药物整体内化效率 。
强强联合的好处不仅限于此 。 理论上 , 双表位ADC还能克服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
拿HER2耐药患者来说 , 不少晚期乳腺癌患者 , 会逐渐对一线治疗用药HER2单抗出现耐药进而导致疾病进展 。
HER2单抗出现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 是肿瘤细胞表面HER2的受体缺失或表达下降 。
而双表位ADC , 能够同时与HER2两种不同表位的结合 。 这也意味着 , 即便一种表位出现缺失 , 双表位ADC还能通过与另一表位的结合进入癌细胞 , 以克服单靶点表达下降导致的耐药问题 。
鉴于双抗ADC的多种优势 , 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涌入这一领域 。
全球范围内 , Zymeworks、SutroBiopharma、ImmunoGen等药企都布局了双抗ADC的研发 。
双抗ADC走向创新舞台,野心与危险】在国内 , 布局双抗ADC的玩家也在日益增多 。
今年10月 , 康宁杰瑞的HER2双抗ADCJSKN-003开展Ia/Ib期临床研究 。 12月以来 , 正大天晴、轩竹生物也纷纷开启对HER2ADC的布局 。
双抗ADC赛道 , 肉眼可见的热闹了起来 。
/02/效果与安全性的平衡之道
不过 , 热闹背后 , 双抗ADC也存在着无法掩饰的隐忧 。
创新药研发不是简单的算术题 , 背后涉及到复杂而精巧的作用机制 , 大力出奇迹的戏码在创新药研发赛道并不总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