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水稻革命”正从云南走向世界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一场“水稻革命”正从云南走向世界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攻克多年生稻选育世界难题调查
一场“水稻革命”正从云南走向世界
文章图片
云南大学农学院教授胡凤益(右)与团队成员、博士张石来正在打谷子 。
一场“水稻革命”正从云南走向世界
文章图片
省、市相关专家对多年生稻进行称量前的水分测定 。
一场“水稻革命”正从云南走向世界
文章图片
市、县相关专家对多年生稻进行田间实收测产 。
一场“水稻革命”正从云南走向世界
文章图片
今年第一季多年生稻“云大109”收割后 , 从稻桩中的地下茎上萌发的新稻株长势喜人 。
一场“水稻革命”正从云南走向世界
文章图片
元江县澧江街道南洒社区的村民正在收割多年生稻 。
一场“水稻革命”正从云南走向世界
文章图片
2022年 , 元江县澧江街道南洒社区多年生稻核心示范面积达300亩 。 □本报采访人员陈佳文/图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历经20多年探索 , 育成了种植一次、通过越冬和免耕可连续收获多次的多年生稻 , 把一年生稻变成多年生稻 , 实现了多年生粮食作物品种选育领域“0到1”的突破 , 该成果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国际农业技术创新技术” 。 今年12月16日 , 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 胡凤益团队的多年生稻成果入选榜单 , 成为今年中国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成果 。 多年生稻的成功选育 , 为世界稻作生产贡献了中国智慧 , 为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拿出了又一个中国方案 。
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这样评价胡凤益团队的成就:“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成功选育出多年生稻并进行商业化生产 , 是全球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的重要突破 。 ”
美国农业国际开发署可持续农业研究领域高级顾问JerryGlover高度评价了胡凤益团队的研究成果:“这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 这项研究为全球粮食生产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新途径 。 ”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进成告诉采访人员:“多年生稻品种实现了水稻轻简化种植 , 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开拓了新路子 。 ”
实现“0到1”的突破
初冬时节 , 巍峨的哀牢山下 , 戛洒江水温婉地从新平县戛洒镇戛洒社区曼李村旁向南流去 , 和煦的阳光洒在稻田里 , 稻田旁边树立着一块高高的、蓝底白字的牌子 , 上面写着一行大字:云南省多年生稻同田对比试验 。
“牌子下面这块田从2016年开始试验种植‘多年生稻23’ , 已经连续越冬7年 , 共收获13茬稻谷了 。 ”新平县戛洒镇农业农村和环境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海清介绍 。
提起多年生稻这一神奇品种的选育和诞生 , 其间还有一段故事 。 20世纪90年代初 , 胡凤益大学毕业分配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 , 那时选育多年生陆稻正成为国际稻作育种的前沿课题 , 国际稻作研究所提出了选育多年生陆稻的构想 。
“当时 , 我们团队(团队负责人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陶大云)一直在从事陆稻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 , 自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 要是能把陆稻从一年生的选育成多年生的 , 那该有多好啊!1997年 , 我们团队提出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选育多年生稻的设想 。 ”云南大学农学院教授胡凤益回忆说 。
“从那时开始 , 我们团队怀揣梦想 , 开启了研究选育多年生稻的征程 。 2000年 , 单位和团队派我到国际稻作研究所留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 并与国际稻作研究所合作开展‘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分子定位’研究工作 , 探索多年生稻育种的遗传理论 。 ”胡凤益告诉采访人员 。